&esp;&esp;左家应承的木盆和柳筐也都送到了,姜舒月没舍得浪费空间里的种子,仍旧种了空心菜。
&esp;&esp;“姑娘,白瓷花缸配绿牡丹真好看!”奶油生菜长成的时候,冯巧儿已经是姜舒月的小迷妹了。
&esp;&esp;从前原主傻,都是冯巧儿照顾原主,姜舒月刚穿来那会儿,冯巧儿对她的决定还有过质疑。
&esp;&esp;到今日,冯巧儿已经对姜舒月言听计从了,并且能够利用自己强大的逻辑帮助郝如月解释一切不合理现象,每次都能自圆其说。
&esp;&esp;比如常妈妈问姜舒月这么好看的生菜种子从哪儿来。她刚从城里回来那会儿,确实从左家买了些青菜种子,常妈妈虽然不认得左婆子给的是什么菜的种子,却知道左婆子从没种出过如此好看的叶菜。
&esp;&esp;姜舒月被问到,看向冯巧儿,冯巧儿仿佛早已准备好说辞,想都没想道:“娘,这不是菜,是花,能吃的花。印四公子给了花缸,怎么可能不给花种,难道要让姑娘在这么漂亮的花缸里种菜吗?”
&esp;&esp;原来是印四公子给的。
&esp;&esp;那位印四公子看着通身的贵气,他手上有这样别致的种子种出这样别致的花,常妈妈就不难理解了。
&esp;&esp;姜舒月再一次被冯巧儿强大的逻辑自洽能力征服,私下问她:“你就不好奇种子从哪儿来?”
&esp;&esp;冯巧儿摇头:“我只想尝尝好不好吃。”
&esp;&esp;姜舒月:终究是馋战胜了一切。
&esp;&esp;快到中午的时候,左宝树过来了,手里端着一只大陶碗,碗里盛着两小块豆腐。
&esp;&esp;常妈妈好奇地打量他,左宝树挠挠头:“我娘让我用豆腐换一小把青菜,您看能换不?”
&esp;&esp;本来他想拿四块豆腐换,他娘说太多了不划算。
&esp;&esp;常妈妈笑了,从前都是她们拿东西跟左婆子换吃食,看左婆子脸色,没想到也有对调的一天。
&esp;&esp;姑娘种菜不需要本钱,卖给贵人们却能卖出好价钱。至于以物易物的交换,只做过一回,那就是用四小把青菜换了印四公子的花缸、竹筛和花种。
&esp;&esp;常妈妈老神在在地想了一会儿,领他进屋看放在炕头上的两个填白瓷花缸和竹筛,这才回答他的问话:“不是我驳你面子,冬天青菜难得,长得也慢,实在金贵。看见那两个花缸和竹筛了吗,是姑娘用四小把青菜跟人换的。”
&esp;&esp;言下之意,两小块豆腐能值几个钱,也好意思拿来换青菜。
&esp;&esp;左宝树人憨却不傻,讷讷说知道了,转身要走,正与从厢房找了农具出来得姜舒月和冯巧儿撞了一个对脸。
&esp;&esp; 翻地
&esp;&esp;冯巧儿警惕地看左宝树一眼,又看看他碗里的豆腐,顿时扬起笑脸,甜甜喊了一声宝树哥:“你干嘛来?给我们送豆腐吗?”
&esp;&esp;“送”字咬音极重。
&esp;&esp;上回姑娘给他们家送了那么一大碗豆角干炖肉,之后左宝树和左小丫过来送木盆和柳筐的时候,姑娘又好心割了一小把青菜给左小丫,也不见左庄头家对她们家有什么表示。
&esp;&esp;冯宝儿至今还记得,两小把青菜卖给印公子能卖十两银子,卖给印四公子也换了两个花缸和竹筛回来。
&esp;&esp;此时再看左宝树手里托着的那两小块豆腐,冯巧儿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esp;&esp;左宝树被她问到,慌忙应了一声,转身回灶屋将碗放在锅台上就要走。
&esp;&esp;“宝树哥,怎么好好的来给我们送豆腐?”冯巧儿喊左宝树哥,姜舒月比冯巧儿还小些,就跟着她喊了。
&esp;&esp;左宝树人老实,又懂得避嫌,不会没事来她们家串门。
&esp;&esp;左婆子是个精明的,也不会无缘无故让左宝树过来给她们送豆腐。
&esp;&esp;左宝树第一次听见姑娘喊他,声音又软又甜,比银铃都好听。
&esp;&esp;他无端收住脚,根本不敢看,才要回答,就听常妈妈冷道:“哪里是白送的,左婆子是想用两小块豆腐换咱家一把青菜呢。”
&esp;&esp;“那怎么行!”冯巧儿第一个不答应。
&esp;&esp;左宝树早知道不行了,豆腐也不要,碗也不要了,就闷头朝外走去。
&esp;&esp;“宝树哥,你等等!”姜舒月将手里的小镐放下,在常妈妈和冯宝儿两脸震惊的目光中,割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