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7章(1 / 2)

杀到现在,谁家都跟霍长安带点仇。这次朝廷大军出动的效率,快得惊掉人眼球。

虽然霍长安不在银江郡,但夏文君还是说道:“哪有什么假的红巾军。他们守红巾军的规矩,他们就是真的红巾军。又不是只有霍长安才是正牌货,大家都是。”

“但大家想杀的是霍长安啊!”夏云林说道:“不知道崔郡守知不知道,霍长安不在银江郡。”

“估计不知道。他崔家也捐了大笔的钱粮,他还不至于坑自己的家族。”夏文君猜测道:“这次银江郡叛乱的声势,和霍长安在银江郡搞事的时候差不多。崔郡守看不透也是有可能的。”

这次银江郡叛乱的原因,也很简单,还是因为粮食和土地。

红巾军没能攻破郡城,但小县城城墙低矮,防守的人又少,霍长安是挨个攻破了的。他烧了县衙,把田地都分给了县中百姓。

但在银江郡,红巾军斩草没有除根,根都在郡城内躲着呢。分完地的红巾军前脚刚走,土地的原主人,后脚就闹着要拿回自家的东西。

崔郡守是大家族出身,从小就锦衣玉食,自家都有万顷良田,上千奴仆,从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而且银江郡内被抢了土地的家族,很多都和崔家沾亲带故,他自然是站在世家那边。

不管当初红巾军是怎么分的地,反正他们朝廷的官员不认,百姓吃下去的那些土地,怎么吃的,就该怎么吐出来。

夏云华就是只个县令,他也不敢反抗,自然是上面让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但红巾军分地的时候,他也在仙河县围观过,也听夏文君讲解过此举的厉害。

“崔大人这么搞,这不是想要我的命嘛!现在这世道也是变了,连县令都不好做了……”夏云华一边骂骂咧咧,一边中间和稀泥。

县里活着回来的大族人家,只要手里拿着地契,夏云华就把原本属于他的土地还回去,然后又从别的地方挪一块地,还给失了地的百姓。

银江郡闹这么多回来,总有死绝了的人家。这些人家的土地,夏云华就用来补贴给普通百姓了。

拆东墙补西墙,就这么糊弄呗。夏云华两头哄着,南井县还算安稳。

但这个世道还是坏人多,其他县令可不像夏云华这么好说话,有的人甚至想趁此机会,多吃多拿多占,拿回自己原本的土地还不算,还抢百姓手里的地。

抢到最后,拿回来的土地,是自家原本土地的两倍。

还是其他县的红巾军闹到南井县来的时候,夏云华才知道,居然还有这种事儿,写信给家里说的时候,信中都掩盖不住他的震惊。

“果真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夏云林看了也震惊,“他们的胆子是真大啊!什么财都敢发。”

朝廷口中的‘叛军’,没抢百姓家里的粮食牲畜,没欺辱家中妇孺,还给他们多分了十几亩土地。

反倒是朝廷正经的官员,顶着名门望族的头衔,屈打成招逼人签字画押,借此抢百姓家中的地。

这谁还分得清哪个才是坏人。

大家忍到冬天,忍到家中真有人冻死饿死的时候,终于爆发,学着之前路过的红巾军,自己替自己找回公道。

人贵自救,红巾军的人,之前也都是修运河的民夫,现在不也一样令人闻风丧胆。

这股自发组织起来的红巾军,杀伤力不比霍长安的队伍差,仅仅半个月的功夫,银江郡就差点沦陷。

要不是郡城的守军警觉,混进城的内应,半夜差点就把城门打开来,让郡城成为第一个被打下来的地方,吓得崔郡守连夜向各方求援。

夏云华老老实实的,一点便宜没敢占,还努力找补。他的表现都被本县的百姓看在眼里,所以出事之后,大家都护着他。

有百姓护着的时候,夏云华不怕红巾军。现在朝廷大军来了,他也不怕了。

朝廷的大军倒也不是吃素的,一出手,就让红巾军中了埋伏,坑杀了一支三千多人的队伍。

但一战大捷之后,红巾军就跟钻地洞了似的,突然消失,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红巾军没从平安郡偷偷离开……”“红巾军也没从我驻守的关卡离开……”

围追堵截的诸位将领一对口供,都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不死心的派了很多支队伍去探查。

“不可能啊。几万叛军,不可能消失得无影无踪!到底躲哪儿去了。霍长安人呢!”

夏文君倒是猜到红巾军干啥去了,红色的布条子一扯,老实回家过年去了呗。

这次的红巾军都是当地百姓,被惹急眼了,拿起武器就成了红巾军,把欺负他们的人掀翻了,把土地又抢回来了,他们的目的就已经达到。

中埋伏死去的那三千多人,让他们发热的头脑冷静了下来,也不惦记着什么做大做强,斩草除根,报仇雪恨了,立刻和红巾军撇清关系,做回自己的正经老百姓。

这次闹起来的红巾军,规模有几万人。这么大的规模,很可能各村都有人参加。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