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扔到了苏云绕面前。
大约是苏云绕所唱的那首《人生路》,给看客们留下的印象同样深刻,有了柴珃带头,竟还真有不少的客人,也顺势给苏云绕丢了一些打赏过来。
小鹦歌儿在旁边瞧得羡慕不已,又呆又委屈道:“二东家唱歌有,我唱歌没有……”
苏云绕摸了摸她的小脑袋,安慰道:“放心,以后你也会有的。”
柳大娘子捧名角儿的目标如今还看不出成果如何,但《倩女幽魂》的第一场反响,比《小狐仙下山》和《画皮》加起来都要高,那是毋庸置疑的!
明月高悬,陆陆续续送走了捧场的客人,苏云绕还没来得及和牡丹等人祝贺演出成功,刘三公子却跟个怨妇似的,拦在牡丹面前道:“藏芳阁没了,我还以为牡丹姐姐也离开了金陵府,真是叫我好生牵挂。”
牡丹倒是不意外又遇见熟客,只淡淡笑道:“藏芳阁都没了,牡丹呀、芙蓉啊什么的,自然也全都没了,三公子,奴家如今叫云中鹤,是灵风戏社里的舞剧演员。”
“云中鹤”三个字险些让苏云绕被口水呛死,之前牡丹恐高,苏云绕开玩笑说:“你取个艺名叫云中鹤算了,云中仙鹤,有翅膀就不怕摔不死,估计也就不会再恐高了。”
好吧,牡丹原本其实是姓杜,被卖之前只唤作杜六娘,也没有一个正经的大名,如今花魁牡丹随着藏芳阁一起消失了,她现在是灵风戏社的未来名角儿云中鹤!
刘三公子是个固执的,觑着一双近视眼,直勾勾地盯着六娘道:“牡丹也好,云中鹤也罢,不都是同一个人么。”
天太晚了,刘三公子也不过多纠缠,只留了一句:“我还会再来灵风戏社找你的”,便被薛二公子等数位纨绔给劝走了。
第六十二章 夏日吃冰看热闹
灵风戏社能登台的人太少。
在玉铃铛连续演了三晚上的不同书生, 腿脚都跳得有些抽筋之后,柳大娘子终于放下了玩命赚钱的心思,听了苏云绕的建议, 将演出时间给改成了一日一休。
具体来说就是, 今晚演《小狐仙下山》,明晚休息。
后晚演《画皮》, 大后晚上休息。
大大后晚上演《倩女幽魂》,然后再休息一晚。
又重复上一轮, 如此往复循环,合理节约人力资源。
至于白天为什么不演?
之前不是说了么, 三伏天,烈日炎炎,热死狗的天气, 人都躲着不想出门, 跳一身臭汗, 花了妆容, 给谁看啊!
《倩女幽魂》演第二场时, 灵风戏社人满为患。
廊下、门边上都挤得落不下脚了, 五文钱一个人的站票, 没茶没饮料, 更没有瓜子花生, 却依旧挡不住看客们的热情!
这也预示着《倩女幽魂》火了!
灵风戏社终于捧出了自己的名角儿!
热闹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整个戏社里人都能休息。
这样自在又悠闲的生活, 对于早先在藏芳阁里小心生存的人来说, 就跟做梦一样。
牡丹如今的艺名改成了云中鹤,明明是个挺好的名儿,可每次有人这样叫她的时候, 被苏云绕听见了,他都要笑得很不正常。
这让牡丹起了疑心,总觉得“云中鹤”三个字后头好像藏了一个大笑话似的。
她后悔选了这个名儿。
可“云中鹤”的名头都已经随着《倩女幽魂》的爆火传扬出去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金陵府有专门卖冰的铺子,柳大娘子每日都要定上两大块,用来做冰饮子招待看剧的客人。
日头升到三竿高,秦淮河畔水汽沸腾,后院最是通风的回廊下,灵风戏社“三巨头”翘着脚丫排排坐。
厨房里打杂的小丫鬟用托盘端了三碗冰食过来,最先送到牡丹面前,满眼痴迷道:“云中鹤姐姐,庆大叔今日做了蜜豆冰沙,您快尝尝!”
“噗嗤,噗噗噗……”
苏云绕憋笑憋得就像放屁一样,听了无数遍,他依旧无法直视“云中鹤”这个名字。
真是太好笑了!哈哈哈……!
牡丹接过一碗蜜豆冰沙,轻轻捏了捏的小丫鬟的脸,温柔道:“乖,以后叫我六娘子,或者是杜姐姐就好,云中鹤那是给外人叫的,咱们自己人不这么叫啊。”
小丫鬟对牡丹,哦不,往后要叫她杜姐姐或是六娘子。
小丫鬟对牡丹很是信服,乖巧听话,小心翼翼又满是期待地改口道:“叫杜姐姐也可以吗?”
杜六娘点头笑道:“当然可以。”
小丫鬟开心起来,童言童语道:“杜姐姐,往后咱们戏社里都不叫您云中鹤了,不然每回被二东家听见了,他都要笑得跟打摆子一样。”
这真是个好形容,可不就笑得跟打摆子一样么。
杜六娘白了还在憋笑的苏云绕一眼,没好气道:“咱们戏社二东家有不定时发疯毛病,云中鹤三个字便是病因,只一提他就要笑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