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回归。
比较忧心忡忡的还是从内地逃难而来,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有钱人。
他们随时准备着,第二次逃难。
所以这几天报纸杂志上热闹非凡,都在分析,解放军会不会过深圳河。
这日下午,梁月帮赵立翔做完康复训练后离开。
关姐到楼上书房找赵之敖。
关姐:“紫荆送来最新的消息,解放军确定暂不解放港城。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配合国民党对我们进行围堵,保持港城现状,万一以后国际形势没有扭转,港城还可以成为我们跟世界交流的窗口。”
赵之敖非常赞同这一点,“对,留一个窗口非常重要。同时还可以跟英国交换一些有利于我们的条件。”
关姐:“是的。听说主席亲自给港督写了信,港城政府应该很快会对外宣布消息。”
而林遇梵此时在楼下跟耿冬萍和戴茹音聊天。
林遇武从外面回来,手里拎了一只野鸭。
戴茹音站起来:“哟,你这是什么?”
“野鸭!下午我跟罗爵士他们去猎场打猎。全靠我这个神枪手,打了四只野鸭!都分给他们了,我只要了一只。”林遇武把鸭子交给佣人。
等他去洗了手回来,还没坐下,就道:“我听罗爵士说新中国政府的领导给港督写了一封信。”
林遇梵好奇:“写了什么信?”
上一世她听说过有这么封信,但信中内容是什么并没有公布。
林遇武拿起桌上的雪梨,吃了一口。
他慢悠悠道:“如果英国答应新中国政府三个条件,解放军不过深圳河,不解放港城。”
耿冬萍问:“哪三个条件?”
众人都围过来,想要知道这第一手消息。
林遇武微微扬眉:“第一个条件,港城不能建立反新中国的军事基地;第二个条件,不允许在港城从事破坏新中国主权的活动;第三个条件,在港城的中国人必须得到保护。”
大家一听,都松了一口气。
特别是第三个条件,这是跟每一个在港城的中国人利益相关的。
戴茹音笑道:“这么看来,这个新政府比国民政府强太多了。”
以往国民政府哪里会主动管中国人在其他地区的死活。
“不用打仗,大家都开心,晚上我来焖鸭。”戴茹音准备亲自下厨。
耿冬萍则叫上陈丹丹等,陪着林遇梵打了几圈麻将。
解放军撤军后,港城民众继续着以往舞照跳马照跑的生活。
文化圈的热闹事也多,其中林遇梵的读者和南北双杰的读者矛盾是越闹越大。
以白毛怪为首的林遇梵读者在《语林》上连续发了两篇檄文,怒斥《风华》杂志捧起来的南北双杰是碰瓷大盗、吸血虫。
而南北双杰的粉丝在《风华》的组织下,攻击林遇梵是“写不出严肃文学的文学地痞”,并讽刺所有汉字词语是不是都被林遇梵注册了,只有她能用?
整个过程林遇梵都没有掺和,《万象》杂志也没参与,但外面炒得热闹非凡。
《风华》更是以此为噱头,想借林遇梵的名气,爆炒南北双杰。
这天周末,贺晓晴给林遇梵拿来几本重要的稿件,让林遇梵在家有时间的时候看一看。
在起居室里,姐妹两个边吃着糖炒栗子,边聊天。
方寸影业的两部文艺作品已经拍好了,正在剪辑,准备年前上映一部,年后再上映一部。
而沈捷导演开始着手拍摄贺晓晴的《天降横财一百万》。
贺晓晴满脸的喜气:“我姆妈说了,电影上映,她请所有的亲戚朋友去电影院看。”
林遇梵笑道:“让你姆妈包场。”
“对。我让她包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