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44章(2 / 2)

许大人发现之後才说,这样既顾全了许大人的面子又能解决问题,乃是两全其美的好法子。

嗨呀,这就是官场文化的精髓,他已经领悟的差不多啦。

第153章

身在官场,不懂什麽都不能不懂人情世故。

苏景殊没打算朝左右逢源铆足了劲儿钻营的方向发展,但也没想在人情世故上吃亏,和同僚打好关系才能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是州衙里天天有人给他使绊子,把时间都耗在应付同僚的刁难上他还怎麽干活?

不是说州衙的同僚们不好相处,他是防患于未然。

也是许大人好相处,不然他也不会拿许大人来练手。

地方大部分通判和知州都势同水火,有些知州宁可去没有通判的贫穷小州都不愿意去有通判的富庶大州,可见身边有人盯着多烦人。

像登州这样又穷户数又多的大州,正常情况下还真没多少人愿意来。

刚开始他想着许知州熟知律法精通断案肯定比教导主任还教导主任,临危受命来到登州哪儿看不过眼就立刻吹胡子瞪眼,他这个通判必定要成为登州官场恢复正常路上的牺牲品。

相处之後才发现之前的猜测都猜歪了,虽然许大人熟知律法精通断案,但是他的脾气和之前的猜测完全是两个极端。

想象中:一戳就爆炸的火爆辣椒。

现实中:看什麽都操心的老好人。

官家不是给他找了个教导主任,而是给他找了个鸡妈妈。

对不起,虽然这麽说许大人不太礼貌,但是他下意识就想到了鸡妈妈。

正常情况是这样的:知州要干什麽必须告知通判,通判要干什麽也必须和知州商量,本来就是互相制衡的官,朝廷巴不得他们关系不好。

而许大人上任之後的情况是这样的:通判想去巡视地方?去!通判想查账?查!通判想干什麽?干!

知州给足了通判信任,不像是针锋相对的两个官,更像是老师傅带徒弟。

感谢官家,感谢太子殿下,感谢政事堂和吏部的大佬们,你们真的太会挑人了。

许遵是个能办实事的好官,不然政事堂和吏部也不会推他出来接手登州这个烂摊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