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85节(2 / 3)

神采奕奕。

不过,她这份好心情只保持了几天,就被张勤简打破了。

新一周的例会上,张勤简突然提到了往区里递交先进个人申报材料的事情。

“咱们在填报资料之前,曾反复强调过,一定要如实填写!有的年轻同志是怎么回事?”张勤简翻开自己的笔记本念道,“有人居然在申报材料上写‘治安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你觉得这种话有人信吗?”

大家一起往刘金宝和赵二贺的方向看去。

这俩人是负责治安工作的,估计就是其中之一写的。

这样形容,确实有点夸张了。

刘金宝摆手说:“都看我干啥?不是我写的!”

肯定是赵二贺那个二货写的!

张勤简清了清嗓子,继续说:“还有的同志更夸张!去年,全街家庭手工业的月平均收入才350块,这位同志在她的材料里写,自从她负责家庭手工业的工作以后,全街三个月收入3000余元,平均到每个月,几乎是去年的三倍!你咋就那么厉害啊?虚报数字也没有这么报的吧?”

众人一起将视线挪向叶满枝。

重新分工以后,家庭手工业是由叶满枝负责的。

这肯定是她写的啊!

“人家区评奖委员会的同志给我打电话,特意说了这两位同志的情况。填报材料一定要如实填写,不得夸大事实!咱们在单位内部丢人就算了,不能丢人丢到区里去吧?”

张勤简承认,叶满枝最近把煤炉厂搞得挺好。

但一码归一码,家庭手工业跟国营工厂可不一样,全区也没有哪个街道能让家庭手工业的月收入达到一千块。

叶满枝睁大眼睛说:“主任,我没夸大事实呀!我的数据都是如实填报的!”

家庭手工业是每季度报税一次,前两月她没去报过税,对于手工业的营收情况,连她自己都没统计过。

上周她把三个月的收入总结了一下,一起去报了税。

她就是按照缴税情况如实填写的呀!

赵二贺也跟着起哄:“主任,我也是如实填报的呀,治安情况本来就有大幅提高嘛!”

张勤简摆手说:“你俩别跟我狡辩了,有能耐跟区长狡辩去!”

第54章

叶满枝目前分管着三项工作, 民政、教育、家庭手工业。

开介绍信和婚姻登记,是直接面向居民的业务,民政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

成人扫盲和小学教育, 有穆主任的大力支持,如今也变成了街道办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比前两项工作, 家庭手工业就像地里黄的小白菜, 虽然每次开会都被领导提及, 其实没人真正关心。

而叶满枝正搞得如火如荼的煤炉厂, 是大工业,不是家庭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是啥样的呢?

顾名思义, 那是在家里就能操作的手工业, 不需要开工厂, 也不需要工商登记。

像二姐婆婆徐大娘负责的糊纸壳小组, 各居委会召集的手套小组、缝纫小组、木匠小组、制坯小组、铁匠小组等等,他们生产出来的商品, 才能归类为家庭手工业。

对街道办来说, 发展家庭手工业的好处微乎其微。

为什么呢?

因为街道每月要给这些手工小组联系订单、分配任务, 费了老鼻子劲, 却不能从中截留利润, 要把大部分收入留给居民, 小部分交税。

而且从业人员又多又分散, 特别不便于管理。

对街道办来说, 家庭手工业投入大、产出小,除了能吸纳家庭妇女参加工作、拉高街道居民的平均收入, 再没有太明显的优势。

主任副主任都不算太重视,叶满枝这个分管的小干部,其实也没怎么上心。

要不是张勤简突然提及, 她甚至不知道去年的月平均收入只有350元。

“小叶,你填数字的时候,是不是填错了?”穆兰也不太相信小小的家庭手工业能有一千多块的月收入。

叶满枝找出她的记账本和税务所的完税证明,一起交给了穆主任。

这事也怪她自己。

她这几天沉浸在喜提新房的喜悦中,一直在瞎捉摸开春清理院子和打扫卫生的事情,再加上单位里对家庭手工业不太重视,她报完税以后就没有第一时间汇报给领导。

关键是,她当时并不觉得平均每月一千块的收入,算是什么特别大的成绩。

要是早知一千块是以前的三倍,她早就跟领导邀功了!

穆兰仔细查验了她的账本和完税证明,上面的数字,确实能与她那份汇报材料的内容对得上。

那就不是填写错误了。

魏珍也将账本接过去翻看了一遍,在叶满枝接手之前,家庭手工业一直是由她分管的。

那工作有多难做,她最清楚不过。

每天拉拉杂杂一大堆事情不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