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验明了印信后,他便乘坐造物马车往这位唐道人居处而来,这里路上却是稍稍耽搁了一些时间,到了临近傍晚的时候方才进入了其人庄园之内。
待下得马车之后,入目所见却是一片拂摇生姿,蔚为壮观的竹海。
此刻早已有一名身着深青色道袍,面如冠玉的年轻道人站在那里相迎,对他拱手道:“是张御张道友吧?在下唐显尊,张道友的名声唐某可是早有听闻了,原以为道友过些时日才来,倒是有失远迎了。”
张御还有一礼,道:“冒昧登门,打扰了。”
唐显尊道一声道友客气,便将他请了进来,他先是命人送上茶饮,而后言称天色已晚,一应事宜可明日再谈。
张御客随主便,当晚就在此宿下。
次日,唐显尊先是请他至后山观览风光景物,而后又邀他泛舟游湖,当中问了他许多关于完善那缺失章印的看法,不过其人却是绝口不提交换章印之事。
张御知他定有用意,不过眼下时间尚是宽裕,所以他也不去多问,回来之后,便就一如平常般打坐修持。
到了第三日,唐显尊遣人邀他到了正堂之中叙事,张御到了这里,发现除了自己之外,在座另有两人。
一人是一个看去很是活泼单纯的女修,她外表大约十七八岁,衣着朴素,身上一件葛布道袍,足下麻履,长发仅用杏黄色的绳丝一系,此刻她正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四周,一副好像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
而另一个是一名气度沉凝的四旬修士,坐在那里不言不语,似是在自矜身份。
唐显尊见张御已至,便示意了一下,当即有役从将三枚玉简各自放在三人面前。
他则言道:“三位道友,唐某先前与三位都是论过法,知晓三位之能,这玉简之中有我一疑,若有哪位道友能够助我完善此印,那么我必将拿出师传之中最为上乘的困锁之术与之交换,绝不藏私。”
那中年修士拿起玉简,意识入内一转,面上顿时露出不悦之色,道:“这与道友此前所留章印可是大不一样。”
唐显尊歉然道:“还请宫道友见谅,先前所留章印,只是想鉴别当真有此能为的同道,绝非有意戏弄几位。”
张御拿起玉简看了一眼,略一思索,便站了起来,顿时吸引住了所有人目光,他道:“三日之后,我当再来拜访道友。”说完之后,他抬手一揖,就走了出去。
中年修士顿时有些惊疑不定,完善章印至少也是需一年半载,两三日是绝无可能的,他猜测张御手中正好是唐显尊有所需之印。想到这里,他不由一皱眉,拿起玉简,拱手一礼后,便匆匆离开了大堂。
……
……
第三十七章 得印
张御离开大堂后,回到了唐显尊给他准备的豪奢居处之内。
他心中清楚,唐显尊把他们叫到一起,明显是要让他们彼此竞争,拿出最好的本事来完善章印。
这等手段说不定这位以前做过不止一次,只是看情形,恐怕所得结果都未能令其如愿。
对此他其实也是理解的。
寻常玄修的神元如何使用每一分必须慎重思考,因为现在的选择很可能就关系到日后的道途,若是有志于攀登上境的,那么怎么谨慎都不为过,用一点小手段其实也不算什么。
而且此人也没有逼迫谁人,若是不愿交换,那自可离去。
在坐定下来后,他又将那玉简拿了出来。
之前他已是看过了,这玉简之内是一枚残缺章印,而此印大致偏向守御,这并未偏出其人之前所求,不止要求却是以往更高了一些。
对于守御之印他知晓的其实并不少,毕竟他记下了青阳玄府大多数大小章印,还从折毅那处见到过诸多观想图,对此也颇有自己的见解,不然也不可能在先前论法之中得到唐显尊的认可。
只是他现下看了看,自己所知晓的那些章印多是不如此印的,哪怕这只是一枚缺印。
要补全的确要一些功夫。
不过他却有一个较为取巧的办法。
他通过观知之印察看此印,用了半日时间,迅速知晓了里间运转关窍,并很快掌握了这一个缺印。
这一步并不难,换了任何一个同辈修士过来,都是可以做到,只是耗用时间的长短有所区别而已。
不过他的用意却不在此。
此刻他于心下一唤,大道浑章自一旁显现了出来,他目注片刻,便一枚章印逐渐出现在了上面。
他将神元往里灌注了进去,这一枚章印顿时放出了蒙蒙光亮,上面显现“浮岸”二字,而后有一道光亮照落到他身上。
待光芒退去后,他稍稍运使了一下,便觉身上有一圈光芒透出,并且有一道光华在身周围绕旋飞走。
浑章所得之印,乃是基于他自身而成,也即是说,是完完全全切合于他自身的章印,与唐显尊给予他的那枚残印已然是有所不同了。
不过章印的根本并没有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