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朝帝业 第311节(4 / 4)

、徒劳无功。

一直等到北魏六镇兵变爆发,南梁才在名将裴邃、夏侯亶等奋战数年之下重新夺回了寿阳重镇。同时,梁武帝以夏侯亶担任豫州刺史以镇守寿阳,夏侯亶去世几年后又以其弟夏侯夔镇守寿阳,兄弟两人前后镇守寿阳近十年之久。

夏侯夔在州之时,其家部曲多达万人,马两千多匹,一时间威慑淮南、为当时之盛。

自裴叔业北投以后,南梁为了收复寿阳这一淮南重镇可谓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当然不是为的让一家一户据此雄城而壮大自身。

尤其裴叔业北投之前曾去信请教时任雍州刺史而坐镇襄阳的萧衍,萧衍力劝未止,也让其深感这些地方方伯豪宗们的任性妄为,故而内心里也不愿将边镇要地长委豪强大将手中。

所以等到夏侯夔去世、淮南局势也渐趋平稳之后,萧衍便不再以其族为此州州主,转而将州事委于宗室。故而在萧渊明离任后,他便又任命鄱阳王萧范担任南豫州刺史入镇寿阳,只是被侯景抢先了。

除了寿阳以外,如今的淮南萧梁宗室便有鄱阳王萧范以合州刺史守合肥、南康王萧会理以南兖州刺史守广陵、封山侯萧正表以北徐州刺史守钟离,以及南谯州刺史丰城侯萧泰等,江北淮南大邑名城几乎无落外人之手。

州府长史夏侯譒便是前豫州刺史夏侯夔之子,其父死后便率部居乡,担任州助防。

贞阳侯萧渊明入镇寿阳时,因其族势雄壮同样引其担任长史。但宗室入镇同这些地方豪强本就存在着极大的权力和利益冲突,故而萧渊明与夏侯譒也是积怨颇深、不睦久矣。

这些萧家宗室们分处地方,军政才能未必足堪其守,可若是讲到贪暴聚敛那一个个可都是很有创意想法。倒也不是说他们的血脉庸劣、家教卑鄙,一个个全无道德操守,而是南朝上层社会风气使然。

南朝世风浮夸浪荡,上层人物多爱奢靡享乐,欲望之强烈并没有因为侫佛尚玄而收敛丝毫。

故而为官者在职时纵然贪赃积赀数亿,一旦去职,也未必能当声色犬马数年之耗。等到钱花完了,再想贪污捞取可就没有在位时那么方便了,所以趁着手中还有权、玩命的捞钱变现也是南梁官场上的共识了。

官场风气如此,皇族宗室类似的风气则就加倍。故而这些宗室在镇地方,往往也都变着法子的捞钱,对于真正的军政要务反而不甚在意。贪污再多老菩萨也不会怪罪,可真要抖擞精神想干事业,说不定就给贞阳侯萧渊明一样把自己陷进去了。

对于边镇地方豪强势力过于苛刻,对于那些不成器的宗室子孙过于纵容,便使得地方势力多有离心离德,而宗室权贵则越发的骄横不法。当然也有地方豪强同在镇宗室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使得境内民不聊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