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朝帝业 第346节(4 / 4)

发生较之前侯景叛乱更加严重的内乱。

但是之后陆续传来的消息却表明传闻似乎不实,高欢这个次子面对如此纷繁恶劣局面并没有束手无策,反而是决断英明,在高欢一众故旧臣属的辅佐下成功稳定住了晋阳时局。

宇文泰对此自是颇感失望,但是接下来的事态发展却又渐渐显露转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个高洋似乎还并不怎么满足于稳定住当下的局面,而是继续着手推动其兄在世时便已经筹备的夺取东魏社稷的计划,而且较之其兄要更加激进。

无论任何时期政权的更替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以高欢之威名赫赫、高澄之聪明狡黠,面对此事尚且都要慎重以对,而这个高洋在其兄横死之前全无事迹彰扬于世,甫一继任便欲行大逆之事,这在宇文泰看来自然又是一个莫大的机会。

所以眼下的他也是瞪着眼密切关注东魏方面的事态发展,一些内务问题也都懒于亲自过问。对于荆州的招商引资事情在稍作关注后,便也没有再持续跟进,等到时间进入五月后,更是亲临河防前线,对于东面吹过来的河风都要抓下来仔细闻上一闻。

世道就是如此,每个阶级的人都各自有其需要面对的问题和所关注的重点。

就像李泰也并不怎么担心随陆土豪们仍然留驻乡土、会不会阴蓄甲兵以颠覆荆州总管府对其乡土的统治,而他最近比较关心的同样也是外事问题。

去年淮南战事结束后,李泰又兵临竟陵逼迫江陵萧老七让步求和,之后便率兵归镇进行休养。但这萧老七也贼得很,一方面向西魏朝廷遣使求为附庸,并且不忘向李泰示好,但一方面却聚结甲兵继续进攻湘州的河东王萧誉,并且在深秋时节凭着里应外合一举将萧誉击败并诛杀。

梁王萧詧之所以彻底倒向西魏并入朝拜见,也是因为其兄长的覆亡使其痛失手足策应,恐怕不足以抵御江陵的进攻。只有彻底的投向了西魏,才能获得更加全面的保护。

此番其人入朝,因其态度恭谨的缘故,大行台便表态要谴责湘东王萧绎虐杀其侄的行为。虽然此举现实意义聊胜于无,但却也体现出台府对于梁王的重视。

李泰这段时间除了处理各种挤压内务,也是在关注等待江陵方面对此所作出的反应,如果萧老七的回应不能让人满意,估计他还得率兵再往江陵跑一趟。不过李泰眼下倒是并不怎么愿意同江陵交恶,所以心里还是盼着萧老七能识趣一点。

就这样一直到了五月时分,江陵方面终于对此做出了回应,派遣王僧辩等人前来沔北谢罪。

第0641章 负荆请罪

“罪徒王僧辩,拜见李大将军!”

一名年近五十、身形魁梧的中年将领跟随江陵的使者一同入府,其人袒露上身、背负荆条,一俟走到总管府直堂门外阶下,便跪拜在地大声说道。

李泰本来站在阶上迎接江陵使者,见到这一幕后自是愣了一愣。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他还是第一次见到真有时人复现“负荆请罪”这一场景呢,而且这负荆请罪的人竟然还是南梁最后一位名将王僧辩,诧异之余,他心内也充满了新奇感。

李泰并没有急着回应王僧辩,而是迈步走下来绕着其人走了一圈,想要仔细看看这所谓的负荆请罪装扮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细节,诸如荆条的种类、数量和长度,该要如何捆扎背负等等。

满足了一番自己无聊的好奇心后,李泰才又将注意力转移到王僧辩身上,旋即便开口说道:“你就是王僧辩?我朝宇文丞相责问湘东王倚强凌弱、恃长杀幼之事,谁人使你入此作态?”

王僧辩听到这话后,便又俯身深拜下去,同时口中涩声说道:“前者荆湘失和,河东王恃其少壮而言忤我主萧大王确有其事。故以大王派遣罪徒前往长沙问责,行前有教此行只为执河东王前往江陵,交由大王从容管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