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罢了。”
彼此间有了盟誓,李礼成讲起话来更加随意从容:“诸位又何必自欺?你等各自才志兼有,于此国中能为伸张几分?无非恭伏齐主淫威之下,配于老兵为奴!
我家大王起势时短,但却尤擅制服镇兵,六镇兵变以来,谁人有此事迹?齐主制裁老兵尚需仰以君臣名份,我家大王执杖逐之、如训顽童!诸位俱是好门户、好人才,忍将清白之躯投以污浊之巢?”
“不错,良禽择木而栖!高氏养士,未足一世,未有大德洽于黎民,又怎么敢称王事必兴?向者高王之胜尔朱,确有功于国,然以镇兵凌于万民之上,亦不谓有治!河阴剧变以来,诸家骨销气堕,今有山南道李王扛鼎卫道,人不往奔,是非何存!”
之前便对李泰颇有推崇的卢思道在听到李礼成此言之后,也忍不住的击掌发声说道:“向者西朝患于地狭民弱、不足为敌,但今李王下定江陵、坐拥淮汉,广袤天地必有作为!”
在场众人听到这两人一唱一和,便也不由得暗露意动之色。他们这些人聚集在此,本就是失意者抱团取暖,北齐虽然繁荣富强,但是给予他们的机会却委实不多,李伯山的势力地跨淮汉,可谓势头正雄,对他们而言也的确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王晞作为高氏的心腹拥趸,自然不会轻易被煽动,闻言后又皱眉道:“李王行事的确雄壮可钦,但至今名位仍然受制于人,怕是不易摆脱。如今梁国已经请为我国附庸,不久之后合肥等诸镇亦必收复。郎君纵然于此招揽一些前程困迷之士,恐怕也难纾解山南燃眉之急。”
在场众人听到这话后便又都点头称是,他们能被轻易煽动说服,自然也谈不上有什么坚定立场,无非人云亦云,所想也不过骑墙望风。
“智者千言,不如一事应验。君侯入此时局深矣,我亦难劝迷途知返。但今日结下的这份情义,总不会是虚无。我今尚需短留邺城一段时日,希望君侯能够稍给一些帮助。或许今日举手之劳,能邀来日千户之封。”
李礼成也不指望能够说服王晞这样的人,如果彼此能够达成一定共识的话,王晞留在邺城能够发挥出的作用甚至还要超过了随他前往襄阳。
听到李礼成这有些嚣张的话,王晞也忍不住微微一笑,他心中对于天下大势自有判断,倒是犯不上与这样一个纵横之士争求什么口舌上的胜负,只是又说道:“无论如何,李郎肯于以身犯险的来救无辜受累的崔李诸家亲友,也是义气深重、让人感动。”
第0885章 手足重逢
邺城坊曲间,一驾马车缓缓停在了一户人家的宅院前,王晞先下了车,一边吩咐仆从入前登门投帖,一边回头对正在下车的李礼成笑语道:“这宅院便是东平公李散骑在邺都的家宅。”
李礼成闻言后心情也变得有些紧张,下车后低头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袍,与此同时,宅门内也阔步行出一名二十多岁、身材有些矮小的年轻人,向着王晞抱拳说道:“今早庭前还有瑞鸟鸣舞,果然不久便有贵客登门。使君快请入舍,家兄前往彭城公府上问候,不久即归。”
这年轻人便是李彧的第七子、也是李礼成最小的弟弟,名字叫做李信则,虽然身材短小略显滑稽,但却也知书达礼,气度不俗。
“冒昧登门,未告来扰,主人不觉厌烦已经庆幸,还有劳七郎亲迎。”
王晞微笑着对李信则说道,旋即又指了指站在自己身后的李礼成介绍道:“这一位李郎,是新近来到邺都的故人之后,与尊府亦有瓜葛情缘,是故今日一同登门拜访。”
李信则听到这话后便又将视线望向李礼成,打量几眼后倒是觉得有几分眼熟,但也并不能确定对方的身份,只是笑语道:“失礼失礼,请李郎与王使君登堂再叙。”
李礼成见这手足兄弟认不出自己,忍不住便是嘴角一颤,眼眶顿时也变得有些湿润起来。他当年被寄养在姑母家中,随着孝武西迁时只有七岁,而这个少弟李信则还只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认不出自己倒也正常,但是兄弟相见却不能识,想想也让人颇感辛酸凄楚。
他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在李信则的引领下和王晞一起进入这家宅中,然后便忍不住的张望打量起来。
这一座宅院地处坊中比较偏僻的位置,是一座前后两进的院落,面积不算太大,宅内格局和陈设也谈不上华丽,看起来只是一个衣食有饶的寻常人家,跟李礼成记忆中自家在洛阳的大宅可谓是差距悬殊。
这样的前后落差,也体现出他们一家的处境变化。当年在洛阳时,他们一家既是钟鸣鼎食的名门世族,还是身份尊贵的皇亲国戚,家境自然富贵得很。
可是如今就连元家都丧失了宗室尊荣,他们这些过气皇亲自然也不复尊贵。
李礼成在和王晞来此之前,对他兄弟们的情况也都打听过一番。自从他父亲李彧被杀之后,便由其长兄李道端嗣其爵位,如今李道端在朝担任散骑常侍,另有四兄李义雄、六弟李智源分别在亲旧门下担任官佐而就事外郡,再加上尚未出仕的幼弟李信则。
如今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