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可以吧。”
对此赵洵可没有太多自信。
毕竟他和蛟龙也就刚刚熟悉。
“这次去江南道把蛟龙带在一旁吧,多少能够护你周全。有老三老六老十在,再加上蛟龙,一品之下无人能伤到你。”
山长淡淡道:“而这天下一品不过十余人,不会有人闲着没事去专门对付你。”
“若是真的遇到,报出为师的名号,也能叫他知难而退。”
山长很骄傲,大有一副浩然书院天下无敌,在座的都是垃圾的意味。
但赵洵就是觉得很爽。
看来当初他选择加入浩然书院而没有走科举是最正确的选择。
状元郎又如何?在书院入室弟子面前连毛都不算。
“多谢山长。徒儿我已经记在心里了。”
“为师再多说一句,若是对方真的不给面子,跑就是了。”
“…”
赵洵无语。
这山长怎么还是个大喘气啊。
不过这道理倒是通透。
能不打就不打,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这才是一个江湖人该有的觉悟。
之前赵洵一直活在朝廷,活在庙堂,身上的官僚气太重了。
现在他要入江南道,犹如蛟龙入海,要收敛身上的官僚气,多积攒一些烟火气、江湖气。
“弟子记下了。”
“江南好啊,为师也想去看看。”
山长气息忽然变得极盛:“可惜为师最近在闭关,离开不得。乖徒儿啊,你且去帮为师看看,如今江南书院里供奉的谁。”
赵洵心中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心道该不是山长本尊吧?
山长似乎读出了他的想法,面上带笑微微颔首。
赵洵了悟,直是震惊不已。
江南读书人供奉的原来是山长。
但仔细一想这也没什么不好理解的。
山长是文脉所在,是当世儒圣,受到读书人供奉便是理所当然的。
宋人不也把朱熹奉为朱子,当做圣人供奉吗?
朱熹可以,山长为何不可?
此刻他更加为自己是山长弟子而自豪。
“山长放心,徒儿绝不会给您,给浩然书院丢脸!”
…
…
第144章 青云驿
二月初十,黄道吉日。
宜婚丧,嫁娶,出行。
皇城大门前集结了浩大的阵仗。
除了不良人三人外,还有监查御史、按察御史、内侍监太监等十数人。
显隆帝另命金吾卫百人随扈出行,保证赵洵等人的安全。
赵洵心中颇是感慨。
来到大周不到半年,他已经混的风生水起,可以以钦差之名带队出长安,下江南了。
虽然他内心更想要御剑飞行或者骑在白色蛟龙的背上飞行,但现实是他不能只顾自己,这么百十号人若是踩在剑上得把剑踩折了,若是骑在蛟龙背上得把蛟龙累趴下。
还是随大流骑马走旱路五百里,到达黄州后再改乘船经由运河南下吧。
众人集结完毕出皇城骑马沿着朱雀大街一路而行,在外郭城城门处遇到了书院三人组。
三师兄、六师兄、十师兄飒飒而立,见赵洵迎面走来,龙清泉骄傲的抬了抬下巴道:“小师弟别来无恙啊。”
赵洵连忙下马冲三位师兄拱手见礼。
虽然如今他是朝廷的钦差,可在书院三位师兄面前仍然是小字辈。
这等举动不由得让同行的御史言官们不爽。
监察御史韩道周便蹙眉低声道:“钦差大人这是何意,莫不是觉得朝廷命官身份低微,不如那区区书院弟子。”
“话也不能这么说,毕竟那几位是钦差大人的师兄,钦差大人这也算是守礼之举。”
按察御史孙守酌在一旁解释道。
“哼,江湖怎么能凌驾于朝廷。”
“嘘,你小点声,那可是书院!”
“书院又如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韩道周的声音显然太大了,引起了三师兄龙清泉的注意。
他阔步走到近前,仰起高傲的头颅不屑的说道:“把你刚刚说过的话再说一遍。”
韩道周如何能忍,便朗声道:“区区书院又如何?”
话音刚落,便听啪的一声清脆的声响,紧接着御史韩道周的脸上出现了一个深红的掌印。
“你,你敢打我!本官乃是朝廷命官,你不过是一区区江湖人,竟然敢打本官!”
“话可不能乱说,你看看你的手在哪里?”
三师兄龙清泉戏谑道。
黄道周扭头去瞧,果然看到自己的右手高悬,就在脸颊旁边。
“啪!”
随后又是一声巴掌响起,众目睽睽之下,黄御史自己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