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志怪书 第89节(1 / 2)

林觉知晓归知晓,对此还是很好奇的。

于是揉了揉已经有些昏沉的脑袋,睁大眼睛,认真看去。

此时天色只是略微有一点暗,还没彻底黑下来,只见古松下的六师兄用一根木条,将方形的宽大沙盘抚得平整,又见他拿出一块奇怪的石头,点了三支香插在沙盘中,伸手轻轻握住铁笔,铁笔被绳子拴在了古松枝条上,垂下来刚好触到沙盘,戳进沙盘中,一动不动。

“乩仙请来!”

六师兄显然造诣极深,与乩仙关系也很亲密,只此一句,便请来了乩仙。

秋风拂过,古松沙沙,落下几根松针。

六师兄并不在意,只是说道:“乩仙已经来了,你们想问什么,直接问就是了。”

“问什么都可以吗?”林觉好奇。

“乩仙是自家人,你也是自家人,尽管问就是了,只要心无恶念,就不会冒犯到他。”六师兄说道。

“小师弟好奇呢。”三师兄说。

“让他见识一下。”七师兄笑道。

“师妹也好奇。”林觉说道。

旁边啃着饼子的小师妹神情一愣。

明明她只是在专心干饭顺便看稀奇。

“那就问问,两个小师弟和小师妹从哪里来吧。”七师兄说道。

“好。”

六师兄点了点头,似乎为了证明,干脆放开了手。

这时的铁笔只被一根绳子连在松枝上,尖细的下端落进沙盘里。

林觉知道,山下的扶乩,大多数都是要人用手持笔的,或是直接持笔,或是用别的筲箕竹圈持笔,理由是乩仙本弱,又远在天边,无法动笔,只能借助乩身的手来控笔。

也许最初确实是这个原因,不过到了现在,应该大多数都是因为这样难分真假。所谓用筲箕和竹圈固定笔,也不过是既不能做到放开手,又想让世人觉得这确实是有些难度、有些神异罢了,不可能真像六师兄这样。

“呼……”

好像又有风来,又似没有。

古松不见晃动,松针不见落下,唯独细绳连着的铁笔慢慢的晃动起来,像是被风吹着,在沙盘中写出一行小字。

林觉不禁仔细看去。

小师妹拿着饼子,也看过去,只是她学认字才两个月,认识的字还不多。

林觉看她一眼,只好帮她念道:

“清风摇柳绿未央;

“客舍青青别后长。”

如此两句,字迹颇有古风。

“什么意思?”

小师妹不禁觉得疑惑。

“柳就是你的姓,好像也是你的村名?这句诗好像是写的春夏的景色,我们离村的时候就是初夏。”林觉思索着为她解释,看着这句诗,脑中一下回想起了自己离村之时的场景,村口的亭舍旁边就是池塘,池塘中便种着有柳。

而且这句诗中,正是离别之情。

“啊……”

小师妹有些惊讶了。

却见铁笔稍作一顿,又晃起来。

林觉恍惚之间感觉到了一点若有若无的力量,不知从哪里来,使得绳笔晃动。

“愿将此情予明月;

“万载相随到天旁。”

林觉稍稍皱眉,多看了一眼,这才看出来。

“也没有说师兄从哪里来啊。”

“是第二句的“舍”和第三句的“予”,组合起来,就是一个舒字。”林觉为小师妹解释道,“我来的地方,就叫舒村。”

“哦!”

小师妹睁圆了眼睛。

“如何?”

六师兄看向他们。

“可以。”

林觉露出思索之色。

“神奇!”

小师妹说道。

“哈哈,小师弟心思可多得很,这会儿心里肯定正在想乩仙是怎么知道的。说不定他还在猜,也许是乩仙和我们道观、和六师弟你相熟,或者是和你心意相通什么的,从你这里知晓的他们的来处。”三师兄和林觉接触较多,哈哈笑道,“还是拿出点真本事来吧。”

话音落地,四周也笑声一片。

“没有没有……”

林觉被他说中,虽说思考这些也是人之常情,但也生怕冒犯乩仙,连连摆手又低头行礼,随即才说:“还是问问山下黟县的事吧。”

“你问就是了。”

六师兄重新抚平了沙盘。

“……”林觉组织了下语言,才对沙盘和铁笔问道,“敢问乩仙,黟县城中偷窃银钱的妖鬼背后是什么?偷窃银钱又用来做什么?”

说完之后,众多师兄都没有出声,看向桌上沙盘与铁笔。

云鹤道人也投来一道目光。

却见细绳铁笔久久没动。

就在林觉认为是自己连着问了两个问题,违反了扶乩的规则时,细绳与铁笔终于动了起来:

“风轻花落知多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