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明天会更好 第12节(2 / 5)

把我爸妈名下那套被小姨偷走的房产判给您,卖掉换成钱也行,以报答这些年您对我的养育之恩”

“行了,你别说了。”颜振凤摆了摆手,累得坐在了沙发上:“既然胡丹阳答应过,那我们言而有信,就必然会对你负责。钱呢,我也不图你的,目前我赚的足够养活你和颜宁两个,也就是多双筷子的事。”

说到这里,袁良已经激动得就快要跪下磕头了:“谢谢阿姨,谢谢阿姨!”

“快起来吧,跟我回去住。你还没见过颜宁吧?”颜振凤收起茶几上的信件,拿起车钥匙:“今晚先见个面,明天我陪你俩去西单买新衣服去。”

“嗯,谢谢阿姨!”

“但是前提先说好啊,这只是我答应了,最后还是要看颜宁的意见。如果你俩处不来,我肯定也是要先顾着颜宁的。”

“没问题,我会好好照顾弟弟的。”

嘴儿还挺甜的,颜振凤心中对这个孩子有了改观。走下楼梯的时候,袁良自告奋勇要帮颜振凤提包。看着十来岁的孩子背着大包小包,颜振凤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说到底,都是可怜人。

第16章 04、辗转世纪开元,徜徉百科大全

21世纪的第一个暑假,似乎和以往的夏天并无不同,时隔数月过去,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一个“活在21世纪”的烙印。大街小巷一夜间多出了许多“新世纪”的招牌,超市、商场、影楼、饭店、幼儿园、游戏厅,就好像“新世纪”的它们有何等崭新昂扬的风貌一样。

颜宁正在家里看着《儿童百科全书》,这是他前天刚从国图借阅出来的。门口传来钥匙开门的声音,颜振凤领着袁良风风火火地进了家门:“热死了,热死了。小宁,把冰箱里的西瓜拿出来。”

放下《儿童百科全书》,颜宁听话地抱着半个冰镇西瓜放到了茶几上。

颜振凤拿小勺取着冰凉沙甜的西瓜瓤,又仰头喝下去半杯凉白开:“我说一下今天在学校里的情况啊。照理说88年的孩子开学应该上六年级,但小良在兰州只读了五年级的上半学期,对吧?”

袁良望着那半个西瓜,愧疚地点了点头。

今天上午,颜振凤带着袁良去学校办理转学手续,这也是颜宁就读的小学。自从袁良4月份找上门来之后,他已经在颜振凤位于魏公村的家中和颜宁同住了三个月。对于袁良的到来,起初颜振凤丝毫不避讳她是带着犹豫和警惕的。只是人心都是肉长的,袁良在这三个月的表现让颜振凤渐渐卸下了防备,甚至还偶尔收获着感动。

就比如刚刚过去的五六月份,颜宁迎来了三年级期末的尾声,颜振凤也在忙着春茶上市的展会。因为体恤颜振凤从茶楼和学校两头跑的辛苦,人高马大的袁良自觉肩负起了接送颜宁上下学的任务。其实他并不必早起,但他仍然坚持每天亲眼见到颜宁顺利走进校门,又雷打不动地在学校门口等待放学铃声响起。即将进入青春期的袁良正是蹿个子的时候,每次由他守卫在颜宁身边上下学,令颜振凤很是放心。

此外,袁良还包揽了颜振凤和颜宁的早中晚伙食,他说他之所以会做一手饭菜,还要得益于三年前照料病危的王月娥以及成为孤儿后自食其力的那段日子。因为他没有学校可以去,就有大把的光阴把颜振凤这间三室一厅收拾得井井有条。而每次全家外出之时,袁良总是把大包小包都往自己肩上扛。日常生活中,袁良对颜宁这位弟弟也很是谦让。

如果说还有什么惊喜的话,就是颜振凤的精力也被解放了不少。眼下第二家茶楼正是亟需用人之际,颜振凤实在顾不上事必躬亲。可以预见的是再等上一两年,等颜宁长大进入青春期,作为姑姑的颜振凤也就不方便事事亲力亲为。如果有袁良这个同龄男孩子在身边,颜宁不好意思和颜振凤倾诉的事,也可以有袁良在旁边拿个主意。

在彻底决定要收养袁良之后,颜振凤先是去派出所把袁良的户口迁到了魏公村的住址。好在袁良带过来的户籍资料都很齐全,兰州一小出具的转学手续也很详尽,看得出来王月娥为这场临终托孤做了周密的准备,可怜天下父母心。

只是在办理入学手续时,颜振凤犯了难。按理说和袁良同龄的孩子正准备升入六年级,但袁良毕竟在兰州只读了五年级上半学期后便跑来了北京,再加上受父母双亡影响的缘故,袁良四年级的成绩单简直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

按教导主任的意思,哪怕让袁良重新读一遍四年级都不算冤枉。可是真让12岁的男孩再回炉和三年级的弟弟妹妹们重新升四年级,又难免会对男孩子的自尊带来打击。这个年纪的男孩子蹿个头的速度堪比火箭,更何况袁良的个头就算在高年级的学生们中间也算鹤立鸡群的,如果真安排这位大个子插了三年级的班,想必家长们也会有担忧。就这么一来二去,教导主任和颜振凤商量出了个折中的方案:让袁良重读五年级,先读半个学期察看。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开学季来临之刻,颜宁和袁良穿着小学校服,并肩步入了校园。颜振凤在校门外欣慰不已,她尽力了:她既替颜振农肩负起了养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