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成吕雉心尖崽 第9o节(1 / 3)

君子守诺,刘交很快进了宫。吕雉望着他的背影远去,神色感慨,对大长秋道:“三弟十年如一日,我倒希望各地的儒生都同他一样。除此之外,哀家也想知道,越儿都对大兄说了什么。”

话虽如此,她面容含笑,很乐见儿子的小秘密,又问:“越儿在哪?”

“梁王殿下正在天禄阁,与诸王上大课。”大长秋笑道,“大王喜欢与淮南王,还有临江王坐在一块儿。”

吕雉点头,温柔叮嘱:“记得往大王腰袋里塞牛肉干,别叫他的袋子空了。”

大长秋一乐,忙道:“诺。”

窦漪房候在一旁,向来聪慧的她满头雾水。牛肉干……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

齐王楚王在京的时候,一封快马加急的奏报,从一个名叫合阳的封地送往长安。

里头记载的突发消息,对于老刘家许是大事,而对于皇家,这件事不值一提。先帝的二哥,前前任代王——现任合阳侯刘喜,病逝于封地的府宅,据说合阳侯弥留之际,心底抑郁依旧挥散不去。

合阳侯刘喜也是吴王刘濞的生父,在他时任代王的时候,曾做出一件震惊大汉的操作,匈奴兵临城下,刘喜弃国而逃。

宗室的脸都被刘喜丢尽,刘邦接到战报的时候,鼻子都气歪了,把桌子拍得梆梆响。

他把刘喜封在与匈奴接壤的第一线,是想着锻炼二哥,哪知锻炼着锻炼着,人逃了!

刘喜按律死罪,然而刘邦到底捏着鼻子,降王为侯,丢他去了封地养老。已经有快十年了,他的儿子封了吴王,刘喜依旧被限制在合阳境内,做手无大权的富家翁,如今终于熬不住,长眠于地下。

身在长安的老臣,全都知道合阳侯的辉煌过往。弃国而逃叫人不齿,故而奏报传来,他们保持安静,在太后商议葬仪的时候,附和着说好好好,就按彻侯礼下葬。

实则他们觉得,刘喜连彻侯礼都配不上,要不是有个好身份,早八百年前就被砍了。

刘喜的葬礼很快略过,而在遥远的吴国,掀起了不平静的波澜。

吴王刘濞年不到二十五,英姿勃发,浑身充满青年意气,是先帝都夸赞过的文武双全。辟阳侯审食其的车架刚刚进入吴国,他便着人去请,安排好妥帖的吃住,却并不以金钱贿赂,而是豪爽相待,把臂同游。

父亲刘喜的噩耗传来,刘濞垂下眼,有一瞬间失态,又很快掩饰住,低落地对审食其道:“寡人这就给长安修书一封,请求动身,为父吊唁送行,还望太后、陛下准许。”

审食其被招待得极为舒适,便安慰他:“合阳侯年过六十,实是喜丧,还望吴王殿下节哀。”

刘濞勉强笑笑,转过身,眺望长安的方向。

他英武的面孔有一瞬间冷沉。犹记得先帝封他为王的时候,召他到榻前,说朕做了一个梦,梦见你有反骨,是个极不好的面相。

他吓得冷汗直流,跪在地上连说不敢,先帝眯着眼,瞧他好一会儿,才道:“去了吴地,于政事要勤勉,于百姓要关怀。”仿佛说的那个梦不存在,继而同他谈笑起来。

刘濞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午后。若非来到吴国,这个长安忽视的不毛之地,他也不会发现成片的矿山与盐场。

裸露在地上的铜矿,恰巧被他的车辇压过,刘濞震惊过后,对天命之说深信不疑。此乃上天指示,不是天命是什么?

政事勤勉,关怀百姓,他发誓要做到,还要做得尽善尽美,远比长安的天子贤明。

贤明的首要条件便是孝,他闭上眼,发出一道呜咽的哭声。

第101章

吴王给长安修的书信, 口吻异常的谦卑,恭敬。

吴国临海,刘濞认为它是一块不输齐国的宝地, 然而矿脉刚刚发掘, 盐场参差不齐。不经历韬光养晦, 又如何收拢民心、锻炼军队?

刘濞不是狂妄自大的人, 他清醒万分, 自己远没有实力和长安叫板, 唯一的优势胜在年轻。

掌握权柄的太后只要一个不高兴, 便可以用无数理由召他入京,他一个先帝的侄子, 在朝臣之中又有多少香火情。事在人为, 人情都是处出来的, 辟阳侯深受太后宠信,他就做足招待的姿态, 叫辟阳侯在两宫跟前多说好话,除此之外, 请求吊唁的姿态放得越低越好。

他写得潸然泪下, 在心中关怀太后和天子的身体, 表示愿以私人名义, 捐赠一万石盐与粮, 希望二位陛下不要因大旱而烦忧。

请完旨,刘濞定了心。大汉自建国以来,从没有地方诸侯国捐粮给长安的先例, 如今盐粮都是陇西急需的物资,若太后看见,必然有感于他的诚意与恭顺!

吴王使者披星戴月地往长安跑, 一路换了三匹快马,没空去打探长安的消息,只焦急地在公车署等候召见。

长信宫中,看着一万石这个数字,吕雉内心没有多少波动。

相比齐王楚王的以万计数,刘肥更是把多年的存货都掏空了,吴王便显得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