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领兵指战的效果,比雁门驻军将领指战效果好,本就是已经摆在眼前的事实!
如果只是恪守法令,不做变通,以至于枉死那么多将士,也确实是划不来。
他叶青此举不仅人尽其才,还确实在形式上遵照了他的法令,还照顾了他的面子。
如果他朱元璋就因为这件事杀了他叶青的话,千百年以后,后世子孙必定会骂他武断,骂他不懂变通。
想到这里,朱元璋便熄火了一半,只是语重心长道:“叶大人,理是这么个理,可你不能这么写啊!”
“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写法就有不同的后果!”
“就你这写法,威胁皇帝之罪,大不敬之罪,是无论如何也逃不了的!”
“咱劝你还是重新写一份,有的时候,腐儒那些个套话,还是很有用的!”
叶青听见这么一句话,当即就做了一个决定。
他决定把六百里加急,直接升级为最高八百里加急!
想到这里,叶青便理直气壮的说道:“我人就这样,不论是说话还是做事,主打的就是一个‘实诚’,不搞那些腐儒的套话蜜语。”
说到这里,叶青便直接把奏疏交给沈婉儿道:“别六百里加急了,直接八百里加急!”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瞬间就想起了四个字,那便是‘着急投胎’!
想到这里,朱元璋也是忍不住的暗自发狠道:“好啊,好得很,你想死咱也不拦着,老子就瞪大眼睛看太子看见这份奏疏后杀不杀你。”
“”
几天之后的下午,
观战将领所写的战况详情书信,以及叶青亲笔所写的战报奏疏,同时被放在了中书右相胡惟庸的案桌上!
第237章:叶大人的命只有皇帝可以要,胡惟庸竟敢借朱元璋的刀!
也就在观战将领的书信和叶青的亲笔奏疏送达之后不久,胡惟庸的声音就出现在了,中书省右相书房之外。
阳光之下,
三位身披大红官袍的官员,并排而行,一路向胡惟庸的独立办公书房而来。
左边这位官员的官袍补子,为正二品武官雄狮图案,右边这位官员的官袍补子,为正二品文官锦鸡图案,而走在中间位置的官员,则是胸前补子为正一品仙鹤图案的胡惟庸!
胡惟庸以告诫的语气,对两边的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道:“这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补给,你们二位在这段时间里,必须都给本相把眼睛瞪大了。”
“切记,务必保证徐帅所需的粮草、医药,不论是人吃的马吃的,都必须尽全力保障。”
“锦衣卫那边与兵粮官道沿途州府,你们也要协调好,必须保证我后勤道路的安全,绝对不能让隐藏在中原的前元探子捣乱,更不能让他们把情报带出关去。”
“锦衣卫确实有其特殊的地方,如果你们协调不了,就告诉本相,本相亲自去协调。”
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只是拱手点头且再三保证。
紧接着,胡惟庸又继续道:“还有,军报不能过夜,到了就必须商议,商议出法子之后,就必须告知徐帅,并快速落实。”
“前线是魏国公这个武丞相在负责,后勤就是本相这个文丞相负责,绝对不能在后勤上出一点岔子。”
“另外,你们还得告诉下面的人,本相和魏国公都是右相,确实存在左丞相之争,但在国事战事上,本相和魏国公是一体的,他们千万绝对不能在战事上出幺蛾子。”
“还要告诫他们,管好自己的手,如果谁敢贪后勤,谁敢贪将士们的吃食医药和兵甲,不用陛下出手,我胡惟庸就把他全家老小都往死里整!”
“不仅是战事,现在正是夏末之季,恐有水患,你们也要统筹好地方,巡察堤坝,做好抢修堤坝,赈济灾民的准备。”
“国祸有三,一者叛乱,二者外敌,三者灾乱!”
“你们也要叮嘱下面的人,谁要是敢在赈灾上贪拿一个铜钱,也不用陛下出手,我胡惟庸一样会把他全家老小往死里整!”
“哪怕是淮西勋贵,也不例外!”
尤其是在点名‘淮西勋贵’之时,胡惟庸可以说是语气加重了不止三分。
不错,
胡惟庸和朱元璋之间,确实存在相权和皇权之争,但他也是一个非常有分寸的人。
什么事情可以松,什么事情必须紧,什么事情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让下面的贪吃一些,什么事情贪者必死,他都是心中有数的。
也是不说他心里的那杆秤就一定标准,但他的心里确实有一杆自以为标准的秤!
当然,这也并不能说他胡惟庸多么的为国为民,只能说他在尽全力不让朱元璋父子抓到一丝一毫的把柄。
说到底,这所谓的相权和皇权之争,都只能在保障国家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进行。
尤其是为人臣工的胡惟庸,如果敢跨过这条底线,那就是连带满门老小一起自掘坟墓。
叮嘱完所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