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其实最开始我也赌我不怕的,上次玩这种项目,还是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了。”
“唉……傻子。”
林瑜抛给罗倍兰一句毫不留情的评价,拉着她上了摩天轮。
她们并排坐在摩天轮的金属长椅上,阳光透过玻璃射进来,照在罗倍兰的侧脸上。
林瑜看着罗倍兰的侧脸,而罗倍兰的视线不知道落在了山下具体哪里的景色上。
摩天轮的玻璃有些斑驳了,上面有些灰尘没有擦干净,玻璃上留下了雨水冲刷过的痕迹。
这个摩天轮是翻新过的,坐在这里俯瞰城市的风景很好。
“看,十一中,我初中就是在那儿上的,你呢?”
林瑜顺着罗倍兰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因为是周末,操场上空空的,没有学生。
“我在五中。”
五中几乎称得上是市里最优秀的初中了。
“我小学不爱学习,成绩特别一般,只能去十一中。”
“小学成绩不作数的,我小学的时候,我爸还给我报了补习班呢。”
看着罗倍兰绷直的嘴唇,林瑜猜不到她心里在想些什么,但这大概是开口最好的时机了。
“你有回去看过以前的老师吗?”
罗倍兰摇头。
“那……改天一起去看看陈老师吗?”林瑜问。
罗倍兰有些迷茫地望向林瑜,视线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才意识到她说的是谁。
罗倍兰的眼里一闪而过片刻的挣扎。
“他挺想你的。”
林瑜说。
“好。”
罗倍兰点点头,嘴角不自然勾起一个笑,心脏跳得厉害。
第51章 “审判”
罗倍兰的电话号码一直没有换,她和陈君洋的对话框就那么静静躺在已读未回的信息列表最底下。
两年的学籍保留期过了以后,她渐渐丧失了对时间的感知力。
有时候她站在流水线上,休息的间隙想抬头喘口气,渐渐僵掉的思维大多时候都记不清当下的时间走到了星期几,又具体来到了哪个月份,一直到新一年的春天过去,她才在恍惚间意识到年份上的数字又多添了一个数字……
她把信息栏向下滑,拉到最底,点进了那个对话框。
系统的时间显示还停留在三年前。
陈君洋:罗倍兰,你家的情况老师已经了解了。
陈君洋:这样的大事不是单靠你一个人就能改变的,老师能理解你想为了家里做些事情的心情。
陈君洋:我们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国家的政策很多的。你一个女孩子一个人在外面,你家里人也很担心你。
陈君洋:你快回来。
这是第一天的信息,罗倍兰隔了两天才鼓起勇气回复他,她发的消息明确地告诉他,她已经决定好了。
当时敲下如此肯定的字句时,我是怎么想的呢……
时隔多年,心尖震颤的慌乱透过文字,再次攀上罗倍兰的心头,犹如藤蔓一般蔓延,再收紧,渐渐压得罗倍兰喘不过气。
再往下的信息是几天后,陈君洋再次发来的消息。
陈君洋:我给你办理了休学,学籍可以保留两年。
陈君洋:等你家里情况缓和一点了,你还可以再回来复读。
陈君洋:我今年就退休了,等你回来,还可以再在周末来找我,我家离学校不远,我给你补习,我老婆是教数学的,她也能帮你一点。
陈君洋:什么时候回来了,再给我打个电话。
句句诚恳,字字戳心。
罗倍兰在手机键盘上删了改,改了删,最终还是点了退出键。
她把消息发给了林瑜,问林瑜能不能帮自己和老师说,她忘记陈君洋的联系方式了。
林瑜很快就回复了,发过来一个“ok”的手势。
看到林瑜的答复,罗倍兰心下稍稍安定了一点……
又一个周末,他们约定好的时间,林瑜开车载着罗倍兰到陈君洋家楼下。
这个小区挨着一中,是最初给一中教师的福利房。
罗倍兰低着头,跟在林瑜身后,穿过一栋栋居民楼。
陈君洋的家在小区最里面的位置,她们慢慢走着,一路上给了罗倍兰足够多的时间梳理她纷杂的思绪。
楼梯爬到五楼,林瑜在一扇门前停下,和她上一次来时一样,门是虚掩着的。
林瑜敲了敲门,拉开门,带着陈君洋进去了。
陈君洋听到动静,已经从沙发上坐起,走到玄关了。
他的视线只短暂地在林瑜身上停留片刻,紧接着便落在了林瑜身后紧跟着的罗倍兰身上。
“陈老师。”罗倍兰打招呼的话说得艰难。
三年多没见,陈老师比她印象里要老了些,皱纹深了些,表情依旧是肃穆的,看向她的眼神却是和蔼的。
“哎哎,快进来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