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1节(1 / 2)

杨大妈满意的藏进米里,然后端回去了。

她刚走出去,就被周大妈看到了。

“你干啥呢?”

周大妈直接上手去米里面翻找。

杨大妈腾出一只手打她的手,“你管那么宽做什么?今年打算自荐当管院啊?行,我投你一票。”

周大妈已经摸到鸡蛋了。

脑子里转了几转,想到于凌刚载回来的两个大竹筐反应了过来。

她把手缩回去,压低声音道:“还有没有?”

杨大妈点点头,知道她也是不会跑去检举、揭发得人。

上头都不怎么管了,总得给这些回城知青一条活路啊。

你不给人活路,总有人是会铤而走险的啊。

他正经求不到吃穿,就会从不正经的地方去着手。

所以,于凌倒卖点鸡蛋算得了什么?就是老吴知道了肯定也会装聋作哑的。

很快,周大妈也端了一小盆米过来。

于凌也是尽着大的给她挑,单价和杨大妈的一致。

再一会儿,前院的大妈都来了,一人买了半斤。

鸡蛋是家家户户都用得上的东西。

而且于凌卖的这个鸡蛋个头挺大的,也很新鲜。

稍后,后院的大妈除了吴大妈也都来了。

大家都端着米往于家走,她也不可能不知道就是了。

不过比起旁的一些事,倒卖个鸡蛋真不算什么。

而且一个大院住着,从小看着长大的、老同事的孩子。

下乡十年回来没有着落,还真能去举报啊?

装着不知道算了。

一来二去,竟然把于凌剩的三斤多都买走了。

于凌道:“也就第一天!”

大妈们都是估着这个月短缺的量买的。而且也是因为要过年才有比较大的需求量。

平时还是不舍得吃那么多鸡蛋的。

看来明天还是要减少量。

下午又撞破了一个鸡蛋,于朵和了面粉和土豆丝做饼。

就一个鸡蛋,干脆都做给两个小的吃。

稍后,两人一手捧了个用厚纸包着的圆饼,大口大口吃着。

娜娜嘟囔道:“小姑,好吃!”

于鹏道:“小姑,你要是去卖吃的,生意肯定很好。”

于朵挑眉,“卖吃的?”

于鹏点头,“我们上学的路上,看到有人挑着担子出来卖早点了。”

说完看看于朵,“每天早上不是吃面条,就是吃昨晚剩饭做的汤饭、炒饭。想换换口味呢!”

又竖起四个手指,“四毛钱就够我和娜娜在外头吃个早饭了。”

于朵道:“于鹏小朋友,来,咱们算笔账。你爸妈一个月给50块钱让小姑管伙食、水电还要买蜂窝煤这些。杂七杂八的咱们算五块钱。那每天还有多少钱买菜,买米面油等等?”

以前二姐没回来是45块,现在只增加了5块钱。

可以理解,他们一个月总数没变,现在每月还得赔给二姐15元。

但要把伙食办好,压力就大了。

这个月幸亏是姐夫拿了鱼啊、肉啊的过来。

二姐这里坏了的鸡蛋也在拿给家里吃。

算是贴补了一部分。

不然于朵更为难。

于鹏一年级,其实还没学乘除法。但算账是人耳濡目染下的本能。

他很快报了出来,“一块五。”

“摊到咱家六个人的人头上呢。”

“二毛五。”

于朵点头,“对啊,你俩一天加起来才五毛钱。吃个早饭四毛,午饭、晚饭喝西北风啊?想换口味,可以。找你妈妈另外要钱!”

于凌叹口气,“都是穷闹的!要是咱家很富裕……”

她觉得自己如今都宽容、大方多了。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倒卖鸡蛋挣到钱了。

于朵道:“听说所谓豪门的兄弟姊妹更是一个个都乌眼鸡似的,恨不得吃了对方。”

高老师元旦后不知道从哪里找了一套四大名著,让于朵闲暇的时候在书房看看。

她见缝插针的看了《红楼梦》的开篇十几回。感觉有钱人家更复杂!

还有,老北京的老人喜欢讲古,很多以前的传奇故事也爱讲给小辈听。

旁边有个院子,那老大爷听说原本是整个大杂院屋主。

如今只占了两间屋住着。

于朵小时候就喜欢过去听他给小朋友们讲故事。

所以,虽然没见过豪门,但她也听说过一些。

于凌就不说话了。

她最后给了蔫头耷脑的于鹏四毛钱,“明天带你妹妹去换个口味吧。”

于鹏立即欢喜起来,“谢谢大姑,大姑最好了!”

于朵道:“我不好是吧?我打小伺候你们吃喝拉撒的。”

于鹏忙道:“好好好,小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