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吸引了众多来此旅游的外地人。
而身为土生土长在宾阳市的汤科英却一点都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他如最卑微的蚂蚁一样,不断的游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里。一刻都不得停歇。
他家里有个六十多岁的老母亲,一个十多岁的女儿,还有一个卧病在床的妻子。
一家人的重担都压在他的肩膀上,他需要钱,需要很多钱。
孩子上学,老婆患病,吃饭生活都需要钱。
汤科英每天需要做四份工,从天未亮开始送牛奶,然后送报刊,白天去工地做工,晚上还要去一个饭店帮忙,可就是这样还是不够维持自己老婆的医药费。
才四十多岁的年纪,头发便花白了一大半。
今天下班早点,在看看十二点钟整的时候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踏着夜色回到家。
汤科英调整了下自己的表情,扬起一个微笑,大声的走进属于他家的低矮的小棚房。
“老婆我回来了看看给你带回了什么。”
“铛铛铛你最爱吃的狮子头,是客人留下的,我看着都没怎么动过,问过老板之后,才拿回来的,正好你爱吃。”
汤科英自顾自的开心说这,将手里用袋子装的食物倒进碗里。
可等了半天,都没听到自己老婆的回应,汤科英终于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疾步走到木床边,让他肝胆俱裂的是,床边的地上散落着一堆的白色小颗粒的药,而他老婆嘴角还沾着药物的白色粉末。
“老婆”
汤科英撕心裂肺的喊叫声,惊起了旁边屋子的老母跟女儿。
哭喊声,尖叫声在寂静的夜中响起。
牛莉是在医院的病床上幽幽转醒的,她一有动静,旁边的汤科英便察觉到,立马紧张的问道:“老婆,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医生,医生,我老婆醒了。”
牛莉瞧着老公比同龄人老相很多的面容,拍打着自己的头,“你怎么不让我去死我死了算了,这样不死不活的活着还拖累你跟女儿”
“不行,你要是死了,我们的家就散了。”
“有你在,家才在你放宽心,咱们有病治病。”
“可我这是癌肝癌,没救了的,别花这个冤枉钱了。”牛莉哭着对自己丈夫喊着。
汤科英何尝不知道癌症是治不好的,但是他总想着,自己老婆能多陪在自己身边一天那也是好的。
夫妻两抱头痛哭牛莉其实又何尝放得下自己丈夫跟女儿,她也不想去死啊,可是活着拖累他们,不如死了干净。
医生过来给牛莉做了番检查,看到这对情深意重的夫妻两也心生同情。
“不如去做药物试验吧”
“听说京都那边研发出一种药物,现在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在全国征收一百患癌的实验体,签订协议后,如果实验失败,其家属能得到一笔赔偿金,但如果成功的话”
不等医生的话说完,牛莉急忙说道:“我去。”
她的眼里都是渴求,“医生我愿意参加。”
她并不对这款药剂抱希望,她看中的只是失败后的赔偿金,这样使得她的死亡也有了些价值,也好弥补一下这个千疮百孔的家。
“不,我不同意”反倒是汤科英反对得很激烈。
不是他不相信科学技术,是他真的不愿意去冒险,这上赶着去当小白鼠的事情总不是好的。
他跟牛莉夫妻这么些年,对方怎么想的,他都能明白。但他宁愿保守点治疗,一家人过一天是一天,总能看到人在身边,而不是在某一天接到人没了的噩耗。
只是不管汤科英怎么想的,在隔天,牛莉带上路费,留下一封信,便踏上了去京都的火车。
“我去京都了,照顾好女儿。”
在华国许多个城市里,不约而同的,都有不少人同牛莉一样坐上前往京都的车。
有民工,有老师,有老板也有小儿他们的理由不尽相同,有的是被逼无奈,走投无路,有的是看中最后的赔偿金,想给家里留下点钱,有的是有强烈的生存愿望,就算这是个虚幻的希望,也拼了命的想要抓住。
他们都是身患各种不同的癌症,被医院判决了的人群。
除了极少数是被家人送上车外,很多都跟牛莉一样,带着悲鸣与孤注一掷的决心告别家人,他们谁都没想过,还会有回来的希望。
在生的希望面前,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有,人人平等。
宋博士跟元琅都没想到,消息发出去后,会有那么多的人响应。
在京都市的中心广场上,聚集了一千多人,还有陆陆续续不断往这边赶的人。
☆、第三百十六章 千人计划
“博士,我们该怎么办?”
小云指着底下熙熙攘攘的人头直发愁,“人太多了。”他们之间都只决定初步一百个试验体,却没想到一来就来了这么多人。
更愁人的是,还不能赶人离开,除了两百多个是京都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