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
就应该要是这样的。
每一个人,都得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娘亲这一年多以来,改变也挺大的。
虽然娘亲已经强过许多当下的妇人了,但骨子里,依旧觉得应该以夫为天,相夫教子,才是她应该要做的事情。
君秋澜作为受益者,其实没办法去评判这种情况的对错。
家里的家务活,他们一家向来都是分担着一起做的,又加上了许多高科技,这也导致娘亲总觉得自己没有事情干了。
之前君秋澜就看过一个观念,要让家里的老人感受到被需要的感觉,所以他之前才提出让娘亲帮他做衣裳。
娘亲也做得很开心,可他就自己一个人,娘亲很快就把他一年四季的衣裳都做出来了,特别是有了缝纫机之后,速度就更快了。
毕竟在现代这边的衣裳款式都简单,也不需要复杂的刺绣。
爹和婉儿的衣裳也都做了不少。
说来说去,母亲还是在为儿子,为丈夫,为女儿去奉献自己,这样的精神是伟大的,但君秋澜更想让母亲去做自己。
是的,他的母亲首先是宋熙容,然后才是君郁的夫人,他君秋澜和君舒婉的母亲。
现在,母亲终于有了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看到母亲充实快乐的样子,君秋澜真心为她感到开心呢。
他没打扰母亲上课,又去别的教室听了听大家的教学,心里有了成算,这才离开了。
出门的时候,他还跟王二打了个招呼,王二的妻子刚好过来给他送了点东西。
“我就先走了,下回再来。”
王二笑呵呵的:“下回也得等宋校长来了之后你再来吧,不管你是谁,反正我是不会单独放你进去的。”
君秋澜忍俊不禁,“这是应该的。”
转过身,他又琢磨起一个问题,另一个世界,经常能在各个地方看到军人优先,也包括退役军人。
驴车宋彦在用,君秋澜还是走着回去的。
任谁也想不到,他们现在做着造反的事情,他这个正主还住在村里,进城都得要靠走路呢?
君秋澜想到这个,也是没忍住乐呵了一下。
这样挺好的。
到家的时候,刚好碰到马忠过来找他,手上还拿着红薯。
“这个是你之前给我的,这个是我从地里挖起来的,怎么感觉不太一样。”
君秋澜忍俊不禁:“没有问题,品种稍微有一点儿区别,其他的都不影响。”
马忠这才放心了,就是欲言又止的。
君秋澜看懂了,“马叔是有什么事情吗?”
马忠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底是个什么政策,我怎么没太能听懂呢。”
君秋澜:“马叔进来说吧。”
“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个不错的政策,时下,大多数人都不识字,他们过来,也是为了给大家扫盲的,不需要过多的时间,每日抽小半个时辰,学几个字就行,能学得进去的就学,学不进去的就算了。”
虽然是扫盲,但也不是强制性的,只能说让大家尽可能地不要做个睁眼瞎罢了。
实在是不感兴趣,学不会,也不会勉强。
最终的目的,还是要通过做这些知识青年,去传播他们的思想政策。
时下,信息传达不方便,很多消息都是有滞后性的,但他们统一安排人,统一传递就会稍微好一些。
君秋澜继续说:“这也是不收费的,过来的读书人,是由官府统一发放月银的,村里就给他找个住处就行。”
马忠一听,也是连忙拍手叫好。
读书识字啊,村里的泥腿子,以后也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还不用花钱。
他知道君秋澜的母亲在城里开了一所女校,让女学生们做工抵扣学费,君郁这边,同样也在村里教书,现在,连他们普通人都有机会了。
这一家子人都了不得啊。
君秋澜笑了一下,“马叔,不用这么激动,以后大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