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跟领导客气一下是应该的。”
潘俊峰笑了起来:“其实我过去就听说过你的大名。”
许纯良道:“我的名声可不怎么好。”
潘俊峰道:“有争议的人通常都有能力,只有能力超群的人才配称得上功过参半。”
许纯良笑道:“此事不可说。”
两人同时笑了起来。
潘俊峰道:“我找你来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你应该看到了,咱们传染病院设施比较老旧,病房面积也比较小,虽然改造了几次,但是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到现在病房总数还没突破五百张,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也多次向市里申请,去年市里给我们批了一块地,这块地就位于老矿区,地虽然批下来了,但是市里的拨款尚未到位,所以我们一直无法开工,目前还处于前期规划设计阶段。”
许纯良心说严回意是院长啊,他怎么没聊这件事?这么重要的基建工程居然都交给潘俊峰了。
潘俊峰道:“我了解了一下你过去的工作,你在这方面有经验,所以我想你帮忙出出主意。”
许纯良道:“潘院,我初来乍到的能出什么主意?要说设计方面我倒是认识几个专业人士,建筑施工方面我也认识一些,可您找我应该不是为了这个吧?”
潘俊峰笑道:“要不说咱们投缘呢,一聊你就明白。”
本章四千字。
第815章 门第
许纯良道:“潘院您最大的问题是钱吧?”
潘俊峰笑道:“钱只是一方面,其实市里原本批给咱们的地没有那么大,后来是我们考虑到医院以后的发展,所以又申请扩大用地面积,在这一点上,我们领导层内部也存在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我在这件事上过于冒进了一些,在我看来,现在医疗发展极其迅速,老百姓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二十年前的那波疫情我仍然记忆犹新,既然要建设就要立足长远,要建设一座现代化的高水平传染病医院,时刻要有防大疫的意识。”
许纯良在这一点上倒是认同,现在各大医院都在搞建设,远的不说,就说长兴医院,又是股份制医院又是二期工程。
潘俊峰道:“现在国家对传染病的的救治越来越重视,很多专家呼吁扩大传染病医院规模,实现“平战结合”。业内普遍认为,传染病重症救治水平一定要提高,要拥有自己的重症救治团队,而且传染病医院不能只设传染科,应该建成大传染科的综合性医院,否则会导致综合救治能力不够,病情严重了就需要援助。且相比利用普通医院传染病科室治疗传染病,扩大传染病医院规模进行传染病集中救治可以最大限度节省医疗资源,同时,可以减小对其他医院正常医疗服务的沖击。”
许纯良虽然有在长兴医院工作的经历,但是传染病医院拥有其特殊性和专业性,对他来说算得上一个全新的领域,所以他听得也非常认真。
潘俊峰又道:“现在省市地方,国家层面都充分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最近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中央下拨到全国的卫生领域中央预算内资金,共有4566亿元专款用于加强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包括全面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升级改造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储备一定数量的救治设施设备等等。”
许纯良道:“如此说来,申请财政拨款应该很容易啊。”
潘俊峰道:“如果按照原来的规划,依靠财政拨款已经足够了,但是我们新的设计方案需要的资金量更大,所以单单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打造以传染病为特色的综合医院。”
许纯良道:“严院怎么看?”
潘俊峰笑了笑道:“基建方面的事情他都交给我负责,我在这方面也不是什么专家,现在也是摸索着来,你来就好了,你有经验应该可以帮我不少忙。”
潘俊峰明显是在试图将许纯良拉入自己的阵营,许纯良也没那么痛快的答应下来,不过他也没回绝,凭直觉认为这是一个大项目,又要搞大事了,他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怕搞事。
他找潘俊峰要了点资料回去研究一下。
当天晚上许纯良抽空给严回意打了个电话,询问了一下医院的建设规划,严回意告诉许纯良,传染病院建设新院的事情其实在他去当院长之前就定下来了,当时就是潘俊峰负责,他之所以没有插手,是因为人家筹备了好几年,自己如果现在出手截胡,会有抢功之嫌。
而且这种事情非常敏感,干好了大功一件,干不好还得担责任,更何况国家的那点拨款根本撑不起一座大型医院的建设,严回意来之前传染病医院的初步规划就定下来了,他们是照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标准建设的,也就是说建成之后不是单纯的传染病医院,他们还会收治普通病人。
主要考虑到单凭着传染病这一块收入还是比较局限,近年来疾病谱发生显著变化。由于疫苗的推广,以及人们饮食卫生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升,乙肝、肺结核、麻疹、血吸虫病等曾肆虐的传染病发病率大幅降低。失去了患者来源的传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