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寻宝全世界 第1558节(2 / 3)

叶天则从站起身,来到这张桌子旁边,看向了桌上的那个锦盒。

作为书画爱好者的爷爷也一样,还有附近听到叶天和唐老师对话的其他观众和嘉宾,全都探头看向那个锦盒,每个人都满眼好奇。

至于唐老师的家人,就更不用说了,每个人眼中都充满期待。

尤其坐在上首的唐老爷子,直接站了起来,满眼关切地紧紧盯着那个素雅的锦盒,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了。

放好锦盒之后,唐老师就从手包里取出两副白色手套,一副自己戴上、将另外一副直接递给了叶天。

紧接着,他就小心翼翼地打开那个锦盒、然后又揭开一层白色丝绸,从锦盒里面捧出来了一个泛黄的卷轴。

“叶天,这就是我们家的传家宝,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八大山人朱耷的一幅画作,虽然难辨真假,但在我们家已收藏了八十多年,我们非常珍惜。

最初收下这幅八大山人画作的,是我的爷爷,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他在上海工作,机缘巧合下,收到了这幅古画,之后一直收藏在我们家。

解放后,我们举家搬迁到了bj,五十年代初曾找琉璃厂的一位鉴定专家看过,说是八大山人的真迹,当时就有人想要收购,但我们没卖。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为当时我要出国留学,花费较大,但家境却很窘迫,无奈之下,我们就动了卖掉这幅画作的念头,并找人再次鉴定。

这次找的鉴定专家,却给出了与之前截然相反的结论,那位鉴定专家说这是一幅赝品,是民国初年伪造的画作,出自天津的一位书画造假高手。

我们不信这个邪,前后又找了几位鉴定专家进行鉴定,结果有人看真、有人看假,这样一来,我们就被彻底搞糊涂了,这幅画作也就没有出售”

唐老师介绍了一下这幅画作的基本情况,并将这幅卷轴轻轻放在了圆桌上,而非交到叶天手上。

很显然,这位唐老师多少也懂一些国内古玩行的规矩,知道货不过手!

“八大山人的画作,那可非常罕见,一定要好好欣赏一番”

叶天微笑着说道,脸上透着几分惊喜的表情。

与此同时,周围很多观众和特邀嘉宾听到这有可能是八大山人的画作,顿时全都站了起来,一个个双眼放光地看向了这边。

随着收藏热的兴起、再加上电视上层出不穷的各类寻宝节目,现在的人们,对古董艺术品收藏多少都懂一点皮毛,甚至不乏有人自诩为专家。

而八大山人的书画作品,这些年更是受到无数收藏家的狂热追捧,拍卖价格屡创新高,绝对称得上是最具市场号召力的中国古代画家之一。

此刻听到这里有一幅八大山人的画作,大家能不为之感到激动吗?

第2018章 如何作伪

唐老师轻轻解开了系着卷轴的丝带,然后抬手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并充满期待地微笑着说道:

“请吧,叶天,帮忙鉴赏一下这幅画作,但愿它的确是八大山人的作品,以解我们一家人心头的疑惑”

“好的,唐老师,就让我来欣赏一番吧,看看这究竟是不是八大的作品”

叶天轻笑着点头应道,随即上前一步来到桌边,开始展开这幅画卷。

随着他的动作,一幅水墨国画逐渐呈现而出、呈现在了大家眼前。

这是一幅立轴国画,水墨纸本,纵约120厘米,横约45厘米,画面有些泛黄、隐约还有些水渍的痕迹,但总体保存状况还算不错,并无任何破损之处。

画面主体部分是一株含苞待放的荷花,傲然屹立在池塘之中,正在努力向上生长。

荷花根部水草之间,隐约可以看到一条自如游动的小鱼,荷花的花蕾上方,则是一只翩翩飞舞的蜻蜓,似乎正准备落到花蕾上。

在画作右上方,题着一首小诗:

‘东畔荷花高出头、西家荷叶比轻舟。妾心如叶花如叶,怪底银河不肯流’,书法龙飞凤舞、极具功力。

整幅画作布局简洁、笔墨精炼,对荷花与池塘的描绘,力求精炼,只有三两笔而已,对于蜻蜓和游鱼的描绘,则力求生动传神。

除了这些,在这幅画作的底部、以及顶部,还有几篇跋文。

在这些跋文的结尾处、以及画作的空白处,盖着十几方大小不等、字体各异的钤印,其中不乏历史上著名文人墨客的印章。

展开画作之后,叶天就专注地欣赏了起来。

事实上,这幅水墨写意国画的真伪,在进入一号演播大厅、走到圆桌边坐下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心知肚明。

这幅画作即便装在锦盒里,其所放射出的耀眼光芒、以及那多达二十层的迷人光晕,就如同黑夜中的明灯,在他眼中无比醒目!

只不过那时他和唐老师并不认识,总不能主动走上前去,要求欣赏这幅画作吧,那样太突兀了!

接下来的鉴定,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的表演罢了,但叶天脸上那副陶醉不已的神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