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49章(2 / 2)

上辈子这时候的太子了,在这事上也放开了许多。

可像这样听他用冷肃的语气说着不着调的话,槛儿仍是不习惯。

感觉浑身烧得厉害。

他哪知道,越是衣衫整齐越是让人……

“你怎么能这样……”

臊得很了,加之两人如今这般亲近,槛儿一时情急便忘了用敬称。

还没什么力道地拐了太子一肘子。

拐完才意识到不对,可惜没来得及反应她的思维就被身后的男人击溃了。

“方才在笑什么?”

太子问。

槛儿昏昏沉沉,心想她刚刚有笑吗?

刚想着,便听他提醒道:“在东厢门前,看着那两盏灯在笑什么?”

槛儿:“……”

她以为什么事,结果竟是这个。

“嗯?”

没听到她应声,骆峋以行动催了她一下。

槛儿顿时顾不得多想。

抓着他掐着她腰的手断断续续道:“那灯,去、去年中秋也有,成双成对,我把它们放在床头,等您……”

其实那时候槛儿知道他要去嘉荣堂,那么重要的日子,她又不是拎不清。

只大抵是受怀孕的影响,她那晚心绪莫名有那么点儿小小的感怀。

说不出什么感觉。

反正就把那两盏灯放到床头了,直到寒酥在外面说太子宿在嘉荣堂。

她才像是反应过来自己做了什么。

当然,这些想法槛儿没同太子说。

太子没接话。

尽管两人现今坦诚相待了,他连自己最重要的私密事都与她说了。

可有些事仍是不能宣之于口的。

譬如郑氏。

譬如横亘在妻妾之间一些潜移默化的规矩,以及郑氏与他们各自的立场和关系。

所以哪怕她已然知晓去岁的这一晚他并没有临幸郑氏,他也不能为安抚她,将这件事摆在明面上来说。

骆峋倾身探首。

勾起槛儿的下巴亲她,很温柔地亲着。

槛儿转身搂住他的颈子。

风很轻,月很美。

两盏金鱼灯在东厢廊檐下打了个转,拿鱼尾巴对准了正房卧房的方向。

第243章 年少慕艾,东宫没添新人

八月二十。

从五月便拉开帷幕的选秀终于有了结果,次日上午,赐婚的圣旨下来了。

京卫指挥使司镇抚薛家嫡次女赐婚于简王嵃,明年三月中旬成婚。

光禄寺少卿严家嫡女赐婚于信王世子骆晔,明年六月中旬完婚。

另外,两人分别赐两位侧妃,于其各自完婚半年后按家世先后进府。

信王、荣王、慎王府中各添了两名新人,宗族里的适龄男嗣亦皆赐了婚与侧妃,另其他添人的也添了不提。

只有宣王府与东宫没有添新人。

宣王府也就罢,除非元隆帝要平衡什么势力,否则他不会瞎给儿子后院添人。

朝里也没谁会催宣王纳妾。

然而东宫没进人却是让前朝后宫大为震惊。

有宗人府的人和朝中有分量的大臣,当即就进了宫询问元隆帝的意思。

元隆帝之前从裴皇后口中得知了儿子不想要新人,后面又自己问他了。

太子仍是那套说辞。

元隆帝在男女之事上没裴皇后那么敏锐,也不觉得顶着一张冰块儿脸的儿子会为哪个女人拒绝纳妾。

不过他知道这小子不好重女色。

也知道魏庶人当年做的事,只妻儿没跟他摊牌的意思,他便权当不知。

横竖儿子年轻,既然不是不能生,那想生还不是随时都可以生?

不必急于一时。

他当下要做的,是好生将小孙子养大。

若此子真如先帝爷在他梦中说的那般,能承天祚明德,开大靖盛世……

这般一想。

元隆帝自然不希望小孙子再遭遇不测,于是二话没说同意了太子的主张。

但到底是这小子自己的事,总不能啥都要他这个老子来给他收拾摊子。

所以圣旨一下,元隆帝料到会有人找上来,就提前把太子给留在御书房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