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o章(1 / 2)

加油站的角度正好,赵珺现在背对着太阳,阳光强烈,透过玻璃窗反光投到她脸上,加之地面上的油污形成的反光,让人只能闭着眼才能看清路。

赵珺找准了光点最盛的时候,用尽全力,向着一台加油机后面跨了一步,从地上抄起一把折叠凳。

狙击手发觉了不对劲,想要开枪,但是反光正好位于他和赵珺的反射中间。

这里又是加油站,子弹一不小心走火,那有可能造成爆炸,爆炸范围还会特别大,大家都死啦死啦的,他只能移动枪口试图瞄准。

赵珺掷出了手中的凳子,砸向了贴着黄色的“”贴纸的玻璃窗户。

尖锐的警报声立即响起,赵珺蹲下来,通过玻璃的反光,看见停在路边的卡车飞快倒车。

她却不敢抬头,还是蹲在加油站的机器后面,把自己完全笼罩在机器后,通过镜面反射和车上阴狠的视线对上了一个眼神。

很可惜,光可以反射,但是子弹不行,所以对面看得到她,却打不着她。

几名工作人员也从加油站里跑了出来,见势不妙,卡车就开走了。

工作人员提溜着防爆盾和钢叉走出来,就看见了崩溃大哭的赵珺。

“那些藏炸弹的恐怖分子!他们就在刚刚那辆车上!”赵珺的肾上腺素作用这才消失了一点,身体发软地滑到地上坐下来。

“好!这段爆发得好。”导演毫不吝啬夸奖,“既有高兴的感觉,又有担心、解脱。”

赵珺接过助理递来的手帕擦了擦脸,心里也挺满意的。

这可是她刚刚跟克里斯蒂娜进修过的新成果,哭的超有层次吧?

当然,这样商业片的演技要求肯定没有文艺片高,不过她还是竭尽所能去演了,即使根本不需要,赵珺哭起来的时候,几个跑来的工作人员都把她挡在人缝里面了,观众们只能听见她崩溃的哭声。

但赵珺这一场演的实在是好,导演想着,要不然到时候剪辑的时候,还是留着赵珺的正面镜头,把这一段留长一点,工作人员跑过来只截取到远远过来的虚化身影就好。

说干就干,他喊演员们花了几分钟补拍了一下这一段,就只有工作人员从加油站里出来,奔跑向赵珺。

赵珺喝着温水在旁边看,觉得剧情设置不太对。

她是跑了安全了,还带去了恐怖分子们的行踪,当了英雄,其他的人质怎么办啊?

恐怖分子们会用其他人质泄愤的吧?

他们宣称的是二十四小时杀一个人质,但是又没有说别的时候不杀。

谁会把恐怖分子的话当真?

结局里面fbi确实是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就把人质们都解救了出来,但是这样真的可以保证一个人质都不死吗?

就算反派们比较有原则,真的遵循了承诺,后面乱战抢人质的时候,难道不会误伤吗?

他们都制造爆炸炸死不知道多少人了,根本不会在意这几个人质的死活。

人质们只是他们随手带上的,这一卡车人,随便再找个地方冲进去,又能绑一批。

只不过那样可能会泄露他们的行踪,不是特别安全。

但不影响,反正赵珺已经把他们的情报带回去了,警方已经可以根据前面的移动轨迹推测后续,都是被发现,现在把这批人质都干掉,再绑一批新的也是一样的。

这真的很不合理。

赵珺可能有点极端了,她还是觉得干掉所有恐怖分子,把人全救出来的操作是最可靠的。

就这一点,赵珺向导演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是不是把我分面包那一段换一下比较好?我总觉得我逃跑之后,其他人质可能会遭殃。如果把分面包的那一段改成我不给他们,把我和其他人质对立起来,构建一种类似&039;我因为反派们的优待得了斯德哥尔摩&039;的错觉,分化我和其它受害人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让反派们在我逃跑以后不对其它人质动手吧?”

赵珺确实是觉得前面这段她独自逃跑不合理。

可能是因为她不是美国人,作为华国人没有那么“自我”,丢下其他人质,甚至可能因为她的逃跑而牵连其他人质,这样的事情赵珺本人要是真的遇到了,觉得自己是不太干得出来的。

要是说前面没有已经成功透露消息报了警的那一段,说是赵珺一个人承载着所有人质的希望,冒着生命危险逃出去报信,然后带着警察来救了人质,这样还能勉强说得过去。

可现在都已经成功报警了,那么证明警察找到这边也只是时间问题,人质们已经有了获救的希望,赵珺却还只为了自己一个人先逃跑,而把其他人质都带入危险的环境中,这样就显得有一点自私了。

一般的演员提出改剧本肯定会被剧组无视,还可能被导演挂出来当做“此人毫无自知之明”的典型。

但是赵珺刚获得戛纳影后,她的咖位比导演大。

这种时候导演就必须要考虑赵珺的想法了。

和编剧讨论以后,导演认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