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寓在王适安还没进入建康诸公眼里时就跟随了王适安,一路跟下来,见证了王适安种种际遇和变化。
王适安最终目的是什么,他心知肚明。
为了将军的大业,他
左寓又发现了一个盲点。
留在建康隔三差五就能见到皇帝,万一皇帝看到他,睹他思大将军,他的处境难免尴尬。
王适安察觉左寓的犹豫,不愿意吗?
左寓:
罢了,只要皇帝不去找大将军的麻烦,为了大将军,他牺牲一下也是有价值的。
而且皇帝虽然没文化,但单论长相还是很优秀的,也不是特别难熬。
左寓一咬牙,下定决心,弯腰道:属下愿意。
好,王适安上前将他扶起,同时道,方才我让下人请的医师已经到了,就让他们为你诊治一番。
左寓:
现在说风寒已经好了来得及吗?
奏请提拔左寓做丹阳尹的奏章很快被递到了崔衍昭这里。
崔衍昭啪一下盖上章。
他是一个无情的盖章机器。
所有出现在他面前的奏章,都经历了一番背后势力的斗争,除了极少数,其他的他都只需要盖章就行。
崔衍昭日常起居在太极殿东殿,召见臣子也在这里。
经人通传后,王清轻摇羽扇,迈着不紧不慢地步子进入殿内。
他优雅地一拱手:臣有要事禀告陛下。
因为风寒,崔衍昭这几天只需要收到奏章后盖个章,其余什么都不用做。
他每日固定一个时间段盖章,其他时候都在太庙里祭祀。
这种摆烂的生活还是很不错的。
崔衍昭拒绝增加工作量:朕身体未愈,一应事务还需劳烦爱卿。
王清态度坚决:此事还是需要陛下同意。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册文,道:臣等已为大行皇帝拟定谥号,还请陛下定夺。
崔衍昭:
这件事确实得他这个嗣皇帝来。
崔衍昭把册文拿到手里,看了一下。
今请上大行皇帝尊谥为武皇帝,庙号高祖。
克定祸乱曰武,便宜养父也是靠战功一步步晋封,直到受禅称帝的。
崔衍昭:并无问题。朕择日便举办祭典,将此事告天。
想到养父,他心情有些沉重。
养父的剧本本来也是一代雄主,可去世得偏偏那么快,什么都没来得及做。
这个时代的皇帝死亡率很高,要结束这种乱局,必须要一个统一稳定的政权。
但不知道要等多久了。
王清面容一肃,道:陛下,还有一件事。
崔衍昭:?
王清:有人向臣言,大将军似有犯上作乱之心。
其实不用人说,他早就知道了。
先帝崩逝,王适安不但不回京,还惦记着战功,上奏请求攻伐成益的时候,反心便昭然若揭。
只是他现在才决心告诉崔衍昭。
从崔衍昭让他代理政务后,他的心有那么一点点被打动。
居然对他信任至此。
而且崔衍昭登基近一个月,朝臣居然一个都没有死!
一个都没有!
这让他现在很想做一个良臣、忠臣。
而且不知道是谁说的江南多好臣,一岁易百主,后半句简直是污蔑。
他必须证明他们江南多的是良臣、忠臣,比如他自己就是一个。
只要崔衍昭点头,他立刻就为崔衍昭出谋划策,除掉王适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