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2o章(2 / 2)

秦念的第一反应,是祖龙剧本被她带偏了。

不修长城,怎么抵御匈奴?

但定睛一看:“意在北扩”。

这应是祖龙受到堡垒线的启发,决定彻底解决北方游牧民族的隐患,而不是以长城作为防线。

想到汉初时匈奴的张狂,再想到元朝也没修过长城,再考虑到宋朝不仅没长城,燕云十六州甚至成了辽国的防线——

彼时的长城不是非修不可。

【秦念:祖龙壮哉!】

【嬴政:……】

【秦念:继续说修长城的后续——当后世发现长城为华夏抵御北虏数千年,将长城视为华夏的精神图腾时,即便脚下是明朝修筑的长城,人们也只会视长城为祖龙的功绩。】

【朱元璋:???】

【朱棣:何意?既是明长城,怎会皆颂始皇帝?】

朱棣坐不住了。

他也修过长城!

后人视长城为精神图腾时,怎能忽视大明的贡献?

【刘彻:后世复秦,自是赞颂秦始皇。】

刘彻很是不满。

长城凭什么算是“精神图腾”。

去病都封狼居胥了!

大汉既然成就汉族之名,为何精神图腾却是用于防守的长城?

岂有攻不如守的道理?

【秦念:这与复秦毫无关联,事实上后世百姓清楚那是明长城。但提起长城,所有人只会想到“秦始皇修长城”。】

【刘彻:……】

刘彻知道秦念既然如此笃定。

那么长城被视作始皇帝的功绩,应是在她复秦之前就已经传闻天下。

【秦念:其实这得感谢唐朝的文人,将春秋时期哭倒齐国都城墙的杞梁妻,嫁接为哭倒秦朝修的长城。“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故事流传有多广,长城与祖龙绑定得就有多深。】

【李世民:朕未听说此言……既然是民间故事,官府也不好管制。】

【秦念:你管不了也不必管,朕只是单纯想要嘲笑朱八八和朱棣。】

【朱元璋:……】

【朱棣:……】

父子二人还真就听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也知道这个故事流传得有多广!

想到后人因此忽视明修长城之功,反倒将此精神图腾尽皆归功于始皇帝,两人皆无言以对。

【秦念:祖龙,你原本会在两年后派屠睢领五十万军南征百越。但此次出征面临着山岭众多粮道受阻、越人分散难以强攻、炎热多雨肿疫流行等原因,此战未能取胜。】

祖龙说要北扩,秦念就顺势提及南征百越。

虽然两线作战不合适,但百越之地自古以来都是华夏的疆域,不能不取。

【嬴政:当如何取之?】

郦食其已自请入百越之地。

百越地广,嬴政派去的使者也不止郦食其一支使团。

说是使团,却并非出使某个势力,而是皆可便宜行事。

故而嬴政不能将此事道于天幕,以防百越之人得知后加强防备。

【秦念:这次应提前命监御史禄修建连接湘江与漓江的灵渠,通漕船后再行南征之事。原本历史上,也是灵渠凿成后才迅速统一岭南。南征军可提前一年到岭北戍守,以适应当地水土气候,并提前准备所需的药材。】

【嬴政:可。】

【秦念:彭越是否入秦?】

【嬴政:是。】

彭越现在身处军中,分在王贲麾下。

刘邦话题时,他就被后世秦皇点明籍贯姓名。

知道此世反秦之事不可行,彭越当然愿意入秦。

【秦念:他擅长游击战,可以调去南征军中历练。】

【嬴政:可。】

郦食其此时已深入百越,其中艰辛苦楚,难以道尽。

但成果喜人。

他不仅成为许多部落的座上宾,还以各种方式挑起各部落间的争斗。

此时种下的矛盾,将在秦军南征之时得到收获。

百越之地消息闭塞,纵有不少逃难而来的六国遗民,也看不到天幕。

郦食其不担忧天幕之事为百越人所知,但还是极为谨慎,改名换姓后伪装成看不见天幕、于秦有走私渠道的魏国遗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