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朝帝业 第5o7节(1 / 4)

前套平原地近怀朔、武川,以及北齐的北山长城,如果要驻兵经营的话势必会引起北齐的警觉与干涉,所以李泰暂时也不打算在前套投入经营。

后套平原黄河分为南北两支,地表水资源丰富,更加适宜耕垦与放牧,只是因为常年荒废的缘故使得河水也常常淤泛难用,还需要进行一番系统性的治理与开发,才能承载一定规模的人口于此定居驻防。

所以李泰决定暂时将河套地区的军事中心设立在灵州所在的西套平原,背倚贺兰山,下接陇右、原州等地,进退都不失倚仗。

至于后套这里,则先在原沃野镇旧址设立一座五原定边城,用以巡边牧养,并且逐步的尝试建立依托定边城的胡部城傍武装。

眼下限于国力以及边情,西魏是很难在河套地区投入大量的人事资源,更加难以像北齐那样在北部边境大修长城。

李泰眼下也只能尽量协调并持续投入,希望能够在未来数年内依托河套平原建立起历史上唐代制衡后突厥的三受降城攻防体系,断绝突厥南下牧马的通道,将攻守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至于灵州这个新的总管区,李泰在考虑一番后还是决定任命李贤为灵州总管。

虽然高平李氏出现了李远父子弄乱国中,但李贤、李穆兄弟俩随后的态度与表现也都有可取之处。尤其在此番阴山之战中,李贤主动承担了翻越阴山埋伏敌后的艰巨任务,并且舍身奋战、最终配合贺若敦等追兵生擒木杆可汗,同样值得表章。

眼下河套此地正宜挟大胜之势快速搭建起一个人事框架,但是霸府眼下却没有充足的资源投入此间,也需要依仗这些边野大豪调动其乡土资源来打下一个基础。

李贤在得知自己得此重用后也是激动不已,深拜于李泰面前哽咽道:“唐公不以门中丑劣而见疏,仍然携某击胡建功。今更授以镇守国门之重任,自此以后,臣家门丁口永为主上忠仆,主上但有所命,自臣以下万死不辞!”

也无怪李贤会有如此激动的表态,早在宇文泰时期,他们高平李氏便可以称得上是关西首屈一指的武力名宗。

遭遇权位更迭的时刻,他们一家本来就颇为敏感,结果又出现李远、李植这一队作死父子,使得整个家族都蒙上一层不祥之兆。

尽管唐公宽大为怀,除了李远父子之外未作加惩,甚至还将李穆任命于江陵这一旧日功业之地。但谁也说不准未来会不会还有什么人事余波,再将他们一家牵扯进政治风波中去。

可是如今李贤再被任命为灵州总管,负责河套此间军政事务,虽然此间人事基础非常薄弱,但这一任命也表现出了唐公认为他既能开拓边荒人事、又能守卫边疆重镇,在才能和忠诚上给予了他双重的肯定,李贤对此自是激动不已。

李泰弯腰扶起了李贤,拉着他笑语说道:“河西公忠义可嘉,我自然是信得过,所以委以重任。可若来年巡边,此境风物竟无增长进益,那可不要怪我严惩不贷!”

李贤闻言后连忙又垂首道:“主上但请放心,若臣所事不善、任由治内荒废无功,愿受极刑,绝无怨言!”

第0975章 堕我志气

或许是因为过去的这一个冬天过于寒冷,冬去春来后天气回暖的也非常快,前一天还是冰雪遍野,后一天便已经是春暖花开。

普罗大众们没有太多杂乱的心思,尽管过去的这个寒冬难免饥寒交迫,但随着天气回暖,心情也变得开朗起来,各自盼望着新的一年里生活和劳作的收获都能向好。虽然这一类的愿景常常落空,但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相对于普通民众们单纯朴实的心思,北齐一众上层权贵们的心情则就要复杂得多,很难用单纯的得失喜悲去判断和形容。

过去这个寒冬,好的事情固然有。最让齐人感到欣慰和欣喜的,莫过于西朝宿敌宇文泰的死亡。

当年神武皇帝几番大军出击,非但没能诛灭宇文泰,反而坐望其人在关西做大做强,这也称得上是东朝人的一个心结。

如今东朝已经代魏入齐,彼此间虽然已经没有了法统的竞争,但仍然在关西坚持魏统的宇文泰霸府对于关东政权而言始终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现在宇文泰这个宿敌终于死亡,而且还是死在了与北齐之间的战事当中,一直积压在胸膛中的压力骤然消失,不免给北齐群众顿觉天地宽之感。

只可惜故事至此并没有戛然而止,前半程多么让人感到舒心快意,后半程就有多让人糟心压抑。

如果要让人选择最近十年来最让人憎恶讨厌的西朝人士、尤其是对晋阳勋贵们而言,那么绝对非李伯山莫属。而在这么重要的时刻里,李伯山也并没有缺席,且还稳定的发挥其人一贯以来恶心人的水平,几场战斗进行下来,不只彻底的扭转了战场局面,甚至还让北齐痛失斛律金等一众晋阳勋贵的代表和中坚力量。

最后双方罢兵谈和并进行的洛水之盟,对北齐而言、尤其是齐主高洋这样的性情强直好斗之人,绝对是一大耻辱,而且这一场盟约也给北齐政局带来了非常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