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她问裘莱,问这事今天能不能说。裘莱说你说吧,看看赵京卉什么反应。
赵京卉就回了个“哦”。
又说:“上次校庆就见过她了。”说话时神色语气皆淡淡的。
这符合宣雨露对赵京卉反应的想象,宣雨露很惊讶地问:“你见过她了呀?”
其实这事她早知道,裘莱早跟她说了,但她这时装不知道。
赵京卉应:“嗯。”
宣雨露问:“她现在做什么呀?”
“不清楚。”赵京卉自若地夹芦笋吃,“听说在做农场,我也没打听。”
说完赵京卉接着夹菜,又给自己舀了碗豆腐羹。
裘莱看出赵京卉的尴尬,她转话题,问赵京卉昨天厂看得怎么样。赵京卉简要说了工厂规模、机器多少、产量如何、厂长配合度怎样等,又说了些自己的想法。说一半,宣雨露惊呼,外面下雨了。
她们都去看窗外的雨。宣雨露又在一边轻声问裘莱带伞了没,她今天不能淋雨。
赵京卉看着雨天,想到前几天她也见着斯鸣羽了,那也是个雨天。
那天她和胡冰钰在学校附近吃完饭出来,她一眼就看见举着伞的斯鸣羽的背影。
她还记得那天胡冰钰对她说的话,她说你是我带过的最优秀的学生。这话令她感到动容。
她没在一个充满支持和鼓励的环境中长大。赵伟平对她的教育不上心,孟菊飞是常常责备或打压。即便说到容貌,孟菊飞也认为她不如薛淼。
工作后当然也常有人夸她,但那多出于场面,赵京卉通常不放在心上。
曾慷慨真诚地给予过她赞美的人就两个,一个是胡老师,另一个是斯鸣羽。
第8章
那次赵京卉给胡冰钰提了两袋衣服送去,都是些卖得好且适合她的款。胡冰钰收下了,又请她到学校附近一家小饭馆吃饭。
那家饭馆赵京卉先前去过,还是读书时碰上胡冰钰生日,她们给她送了生日礼物,胡冰钰请她们到这饭馆吃的饭。点了哪些菜她到现在都记得,酸菜鱼、椒盐仔排、尖椒牛柳、干煸四季豆还有干锅包菜。
那顿饭胡冰钰和赵京卉聊了挺多,除了各自生活,也聊了些八卦。胡冰钰聊到了周霞。周霞早不做班主任了,她到退休年纪,学校返聘,接着做任课老师。
胡冰钰笑道,周老师年薪几位数你知道么?说着她伸手比了个数。
赵京卉点头,说不少了。
但年薪本就是保密的,尤其她们这种私立。大家能知道是因有人传闲话。学校要返聘,周霞跟校长去谈年薪,一时没谈下来。周霞也有手腕,手机关机,课也停了,回家待着,急得那校长半夜里找上周霞的家门。
据说,这些都是据说,但八九不离十。
周霞的教学能力毋庸置疑,就整个明德来讲,她有不可替代性。
赵京卉也说,周老师教得挺好。她从前听斯鸣羽说过,说周老师上课思路清晰,节奏利落,且不多说废话。有一次她们班英语老师请假,周霞竟给她们代过一次课,那时赵京卉就有领教。
那堂课赵京卉听得格外认真,她自己也说不出为什么,或许因为周霞是斯鸣羽的班主任。
吃完饭出来,天上飘着毛毛雨,她和胡冰钰站在饭店门口的屋檐下躲了会儿雨。原本还想相约着散会儿步,但因都没带伞,就做罢了。胡冰钰快步回学校管晚自习,赵京卉准备去找车,就在她张望时见到了斯鸣羽。
一个撑着伞的背影。
她竟然也就一眼认出了她。
赵京卉多看了两眼,随后回到车内启动车子驶离。汽车跟斯鸣羽交错的那一瞬她下意识踩了脚刹车,隔着主驾玻璃窗看她的侧脸。
斯鸣羽举着伞安安静静地走着,没任何反应。
斯鸣羽从公寓下来是为了换点零钱。她先去小吃街找推三轮车卖炸物的大爷,她知道那大爷平时挎一腰包,里头有零钱。但那大爷今天没出摊。她走了圈,找到个卖淀粉肠的奶奶,她看见摊位里头摆了只小布袋,带碎花的,心想这布袋里装的就是钱。
她买了根淀粉肠,要那奶奶给她找零钱,准备回家将零钱塞存钱罐里。
她有好几只存钱罐,都是小黄人的,也存满好几只了。
这是她这些年养成的一个习惯,时不时地去换点零钱塞罐里,一个个地存满了,她心里也就踏实了。
一段时间后斯鸣羽她们收到了麓西那边葡萄种植基地的有机认证证书,她们之前去那儿做过考察,看是否符合有机种植标准。
去年她们农场的葡萄销量很好,但农场面积有限,拓不出多余的地去种植葡萄,因此去外面寻求合作也是势在必行。
说起那个基地,还是陶静雯介绍的。她做食品,手里自然有诸多供应渠道,也是有天闲聊时提了一嘴,陶静雯说麓西那儿有片地还不错,种植面积、栽培密度等都可以,也有护林带、隔离带等,大致符合有机条件。
斯鸣羽